一、育儿之迷思
学了那么多育儿知识,却依然带不好孩子,这让我很苦恼。
面对我家不到6岁的陶哥,我经常是束手无策,分分钟要原地爆炸,对抗大戏,经常上演。
为什么会这样?正面管教、游戏力、芬兰儿童技能教养法等理论我学了一箩筐啊,拥抱、共情、理解、约定等方法也轮番上阵,为什么还是不能让孩子合作?
最近,受《好好学习》这本书的启发,我开始不断回顾与反思,这让我最终找到了答案。
二、对标管理,见证反思的力量
成甲老师说:“反思,可以督促我们检查学到的新知识是否用了起来。”用“对标管理”的方法进行反思,可以很好地检验践行的效果。
001 回顾
我想起了我和陶哥最近发生的一次冲突。
某天早上醒来,陶哥在床上哼唧,我心有不悦,但忍着没说,喊他起床,他要求我抱他去洗手间,结果不小心把他头磕到了门上,这可闯了大祸了,陶哥立马开始嚎啕大哭,还故意尿到地上。
瞬间,我的小火苗也蹭的一下窜上来了:轻轻地碰一下,能有多疼?还居然尿到地上,故意找茬!
“陶陶,拖地,把尿拖干净!”我提高了分贝,严厉地说。
“不拖!我就不拖!”陶抗议。
“不行!必须得拖!”
......
最后在僵持中,他拿拖把意思了一下,然后非常委屈地趴床上哭了起来,我依然很生气。
这是一次两败俱伤的对抗,我情绪有些低落,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002 对标
稻盛和夫说:“不要感性的烦恼。”为了理性地解决问题,我开始寻找对标标准。
游戏力育儿专家劳伦斯·科恩博士针对孩子爱发脾气,给出了几条建议,分别是:
① 父母首先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同时尊重自己的价值观;
② 父母态度要即不严厉,也不柔弱;
③ 孩子发脾气时,要尽量靠近孩子,但不干扰,如果需要,给孩子一个拥抱。
想到这里,我开始对标,检查我在这件事情中的表现:
① 接纳情绪:我觉察到我是不接纳的,我只希望他好好配合,尽快出门。
② 态度:开始是隐忍,后来是爆发,很严厉。
③ 靠近孩子:事实上,后来我丢下孩子去吃饭了,平静下来之后,才拥抱了孩子。
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原来我做得这么糟糕!亏我还以为自己做得不错呢,真是打脸啊!
003 反思
为了改进,我进一步思考:我在什么情况下不接纳孩子的情绪?
回顾中发现,在两种情况下,我和孩子容易对抗,一是我精力不佳时,无法很好的回应孩子;二是时间很紧张时,我没有耐心去体会孩子的感受。
至于态度和行动,根源还是不接纳孩子的情绪。
004 改进
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才好对症下药,找解决办法。
① 针对精力不佳
这个需要我主动觉察自己的状态,及时和孩子沟通,尽量取得孩子的理解,然后给自己一点时间去调整,如果孩子不理解,请家人帮助,尽量避免和孩子的正面冲突。
② 针对时间紧张
正面管教创始人简·尼尔森说:“感觉好才能做得好。”要想让孩子主动配合,满足孩子被爱的心理需求是关键,这就要求功在平时了,从小事着手,多给孩子的爱之杯蓄水,让孩子内心总是充盈,做到这一点,就成功了一半。
于是,我试图去理解孩子:“是不是觉得最近妈妈的陪伴不够?”
孩子一听,深表认同:“嗯,一天到晚陪着我才好。”
原来根源在这里,我笑了:“妈妈也希望这样,问题是你要上幼儿园,我要上班,回来还有弟弟,不过,妈妈已经尽量多的在陪你了,对吗?”
陶哥点点头,其实孩子是能够理解大人的情况的,只是,我忽略了平时的续杯。
于是我继续:“那这样吧,我们约定一下,以后每天要有4个拥抱,必须得做到,怎么样?”
陶哥一听很高兴:“嗯!多了也没关系,对吧?”
妈妈:“当然,我说的是最少,可以无限多。”
陶哥:“有时候忘了也没关系的。”然后开始兴奋地计划什么时候拥抱。
求关注的心理得到满足了,还需要具体的办法,我和陶陶约定早上8点之前出门。
仪式感会提升行动力,早上起来,我故意兴奋地问:“陶陶,我们的目标是什么?”
陶陶:“8点之前出门!”
连问3遍,陶哥回答3遍,基本就可以做到8点之前出门,屡试不爽。
就这样,我顺利化解了最近频发的对抗。
三、总结
当然,育儿中,任何方法都做不到一劳永逸,孩子依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重要的是我开始用“对标管理”的方法进行反思了,这会让我不断发现自己、改进自己。用成长的心态看,我相信我会做得越来越好。
对标管理与反思,让我成为更好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