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东西往往说得简单平实,如果不经历些事情,是很难有深刻体会的,所以后世大多沦为纸上谈兵式的学术研究,跟现实脱离得越来越远。
先秦以前没有儒家道家之分,没有出家在家之别,也没有出世入世之说,孔子老子那些人不过是践行圣人之道的修行人。他们每个人选择的道路虽有不同,目标是一致的。那么儒家选择的是怎样的一条路呢?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
这就是儒家选择的中和之道。“中”就是在喜怒哀乐这些情绪没有升起时的状态,那是宇宙人心的本来(天下之大本);情绪升起后能控制不要过度,就是修行的大道(天下之达道)。看上去好像很简单,其实里面隐含了很深的道理。
我们都知道,佛家修行讲究“善护念”,常用的方法就是《圆觉经》上说的“念起即觉,觉之即无”。这是在第六识意识上起修,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呢?是空掉所有思想念头吗?禅宗有句话:“莫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得道的人并不是没有思想的木头,许多人都误解了。那么什么才是终极的目的地呢?或者儒家说的“至善”之地呢?《大学》上说的很明白,三个字,“思无邪”。就是孔子在七十岁达到的境界: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然而儒家没有从念头上入手,而是从情绪上入手。这是什么道理呢?做过“念起即觉”功夫的人,会发现念头其实还算好空掉的,情绪就比较难了。现代人经常说“心情不好”,不管是因为遇到了什么事,或者就是简单的看了本感人的小说,心情就低落了,甚至几天都摆脱不出来。现代社会常提到的抑郁症,往往不需要什么思想或者念头,就很容易陷进抑郁的心情中难以摆脱。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情绪是比意识更深层的东西,在佛家唯识理论上属于第七识了。在《八识规矩颂》上说第七识是:
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
——《八识规矩颂》
佛家很多名词要解释起来非得长篇大论不可,这里只作简要解释。意识的根,佛家叫意根,就是所谓的第七识。第七识是情绪的根本(通情本),并且也是俱生我执。佛家讲菩萨要到第八不动地才能摧毁俱生我执,才能不退转。否则,只要这第七识我执的根子还在,遇缘一个把握不好就要不自主地再入轮回。用最简单的说法就是,情绪一起迷失本性。所以儒家做功夫直截了当,不用避世躲到山里,而是在人世间、在接人待物上、直接就在情绪上用功。按六祖的说法,就是在第七识上起修。(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
后世的禅宗要求参禅必须起疑情,没有疑情就不能悟道(不疑不悟)。疑情是什么呢?它不是思维念头,它其实就是一种情绪。这种情绪一起来就可以隔绝一切思想念头,借助机缘就可能一窥自己的本来面目。可以说这也是从第七识起修的方法。
第七识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功用,就是“别境慧”。喜欢打坐的人可能会有这么个体验,就是静下来不去思考,反而突然间就有了灵感,许多想不明白的事情都一下清楚了。东西方许多牛人比如乔布斯、甘地、道盛和夫等等都有这样的经历。这就是第七识的别境慧,属于自性中的智慧。儒家的描述就是:不勉而中,不思而得。我在许多次遇到事业上不知如何决策的时候,都靠静坐中突然而来的灵感找到问题的根本,可谓获益良多。儒家的功夫实在是好用。
儒家讲:世事洞明皆学问。验证一个人的修行境界要从世事上看。所以王阳明强调: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他是不屑于躲到山里去的。
关注微信公众号“修真参同契”阅读更多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