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守望者》是我五年前看的,当时与书中的颓废、迷茫如出一辙,逃课,挂科,谈恋爱,剩下时间就是跟自个儿过不去。但那年我莫名其妙地被推荐为预备党员了,能够被组织上重视让我仿佛一下子寻找到了人生新的方向,我暗暗下决心,要时刻做好接受组织上检验的准备。室友陈墨给我推荐并借给我这本书时,我正拼了小命儿地装乖巧,上网一查:此书曾被列为禁书。那这书坚决不能看,与正确的做人方针相悖的书,在以前那可是“四旧”啊,绝不能辜负组织的信任。
一周之后,陈墨开始催我还书,她爱书如命,我知道,她是害怕我把她的书弄皱了。本来看到是“禁书”我就压抑不住内心的好奇,经她这一催吧,我更是按捺不住了,索性心一横就今天看完,然后把内容全忘了,只要组织在我心中,偶尔的思想偏差,也是可以被原谅的嘛!
可是我翻遍全书也没找到“禁书”范畴的内容,去论坛查了半天才找到,因为书中出现大量的:他妈的、混帐、腻烦、什么什么得要命、胡搞、伪君子、疯子、杂种、假模假式、下流、装腔作势等词汇,并一度造成了模仿风,就被列为禁书。一句“shit”脱口而出,这种荒谬的理由敢不敢再来一打?
温馨提示:鉴于作者用尽量真实的笔触去刻画美国五十年代的社会大背景,如果阅读过程中出现不适,建议放弃阅读。还是那句话:甲之蜜糖,乙之砒霜。阅读也是靠缘分的,缘分未到硬去强求,只会是浪费时间,还不会有所收获。
言归正传,这本书的时代背景是在美国二战之后,虽然二战的阴云尚未散去,冷战硝烟又起,但美国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国民经济因二战中所发的战争财、军用工业全部转入民用生产而大幅提升,导致了虽然物质生活丰盈,美国整个社会却弥漫着一种潜在而普遍的危机感,形成社会异常紧张的氛围的社会现象。在这种背景下,每个人都对生存产生了普遍的疑惑,灵魂在及时行乐和物质生活臃肿的状态下消失殆尽。主人公霍尔顿正是代表了一大批彷徨、迷茫且思想混乱、精神压抑的美国青年的境遇。
霍尔顿在一所私立的贵族学校读书,那儿有非常势力的校长以及极度虚伪的老师,他非常看不惯这种庸俗糜烂的习气,所以用荒废学业来进行消极对抗。一年之中,他被开除了四次,在最后一个学校的期末考试中,由于五门课程四门不及格,于是,他又被开除了。
这次被开除之后,霍尔顿开启了他三天两夜的纽约之旅。内心敏感如他,在见识了社会的五光十色和物欲横流之后,更加深了他内心已经存在的分裂。于是他抽烟、酗酒,搞女人,满口粗话,明明没成年,却要故意扯着嗓子乱叫,只为让酒吧里的侍者送上一杯威士忌……他看不惯现实社会中的世态人情,而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现状,只好苦闷、彷徨、放纵。
在世人看来惊世骇俗、不合群的霍尔顿在寻找出路与没有出路中受尽折磨,在他顽强反抗,与周遭人事表现出极大不合作的背后,是他植根于人性深处的纯真和善良。他反感那些热衷于谈女人和酒的人;厌恶校长的虚伪势利;会在临行前因害怕成人世界玷污小孩子的纯净,而擦掉学校墙上的淫秽字眼,;遇到修女为受难者募捐就慷慨解囊;对妹妹菲比真诚爱护,百般照顾,因担心妹妹会与他一起离家出走而放弃西部之行;为了保护孩子不让他们掉下悬崖,他还渴望终生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但最终,由于在现实环境下自身人格不能健康发展,不能融入社会,直接导致了他的精神崩溃。
重读这本书突然发现霍尔顿与王小波在某种意义上殊途同归,不同之处在于王小波的笔杆子功力可见一斑,对于荒唐可笑的谬见,他可以通过自己的笔来戏谑,来发泄。王蒙曾说王小波是“难得明白”,说他 “他争的是个明白,争的是一个不要犯傻不要愚昧不要自欺欺人的问题”。
在整个社会民众普遍愚昧无知、存在劣根性的大环境下,越是对社会发出清醒的惊人之见,就越被人们视为病入膏肓。鲁迅亦如是。
无论处在哪个时代,都会存在一定的弊端,善良而清醒的人性往往只在颓废中发光,这一束光往往也很微弱,很容易被乌云遮掉,导致我们无能为力。如果我们都选择去拨开那一层弥漫在眼前的乌云,这束光,也许会更加闪耀!
如果不能做麦田里的守望者,最起码做好自己的守望者,我想,这也是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