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群居动物,每天都通过多种方式的协作,开展一系列的生产生活动作。在协作中,需要保持良好沟通,流畅沟通才能有最好的协作配合。
在家庭里,家人间的沟通,让每位成员朝着共同的方向,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工作中,随时沟通各环节的进展,保持节奏,共同推进一个个项目。我们离不开沟通,每一天,我们都会因为工作和生活的需要,进行不同层次的沟通。
我们会面临一些正式场合,比如公开演讲,与领导沟通等,这时候我们自然会紧张起来,会认真考虑如何顺畅沟通,完美表现。更多时候,我们会处于一些日常沟通,比如淘宝,办业务,买菜等,这些场合的沟通或许比较随意,但良好的沟通总能让我们的取得更令人欣慰的结果。
从一次沟通的全过程来看,我们需要在三个环节的努力,来保障一次沟通的效果。事前想明白,过程中讲清楚,最后确认效果。
想明白可以看作是沟通的准备工作,没有想明白就没有沟通的基础。如果沟通中,你需要输出一个想法,那么你肯定要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把整件事梳理清楚,思考透彻。追求流畅的沟通,就不能只是存有一些零星的片段。如果沟通中,你带着问题追求答案,就必须想明白自己的问题到底是什么。你的问题不能只是一个模糊的想法,自己都说不明白的问题,怎么指望得到解答。爱因斯坦说,面对一个问题,他会花90%的时间来思考,这个问题到底在问什么。当你深入分析这个问题的时候,答案也就慢慢浮现出来了。
在沟通过程中,将你的想法表达清楚。清晰表达的要点,在形式上要分条分层,尽可能简洁,突出重点。这个表达环节的效果实现,与前期的思考息息相关,思考中结构清晰才能让表达更有逻辑性。表达到什么程度,以怎样的基础展开,这要参考听众的实际情况。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看老师能把多少隐性想法具体化。在沟通中,我们容易想当然地以为,自己非常熟悉的内容别人也一样明白。能够准确判断对方的认知基础,不让自己有想当然的想法,基于受众的实际情况层层表达,这才是沟通高手。
想明白,清楚地讲出来,这还不是沟通的结束。既然沟通,我们的所有行动都是指向最终的结果。没有结果,一切枉然。互通想法后,我们要有标准来判断自己或者对方的理解情况。是否真正理解,有没有理解偏差,是否完整。在确认思考之后,是否有了行动的意向和方法,能不能立刻落到实际行动上。最终,我们要追踪行动和结果,这才是对沟通的最好回应。
不管是怎样的沟通,我们都不要忘记了结果。我们希望过程很愉快,但更追求实在的结果。
其实,太多的无效沟通,失败沟通,都是因为我们忘记了最后的结果,被当下的刺激左右了行动,做出下意识的回应。而这种回应,往往让我们与原本的结果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