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颖君 2021.12.31
工作多年,一直偏见地认为让学生做翻译是一种传统而死板的教学方式。但是,面对艺术生的学情—词汇量少,基础极其薄弱,我开始重新思考翻译在教学中发挥的益处。
周三第四节课,我在班级里开展了一个新闻报道翻译活动,以小组合作形式展开,旨在让学生理清句子结构,做好状语、定语、同位语等修饰语在中文中的翻译,体验由中英翻译差异带来的思维差异。
中文里,我们常常喜欢将定语以及状语前提,但在英文中,定语和状语大多后置。通过简单举例,I will come tomorrow,让学生初浅地体验到中文状语前置。
接下来的翻译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每个词块的理解都到位,但是连成合乎逻辑的中文句子时,总是存在困难。这时,我鼓励他们把语文课上的学习迁移到英语上。母语有一定的底子,是一定能够把一句话理顺的。
巡堂过程中,学生讨论得很热烈,回答时也非常踊跃,这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为了能将一句话翻译好,不同小组都踊跃贡献自己组的翻译版本。听到好的翻译版本,全班会不自觉地“哇哇哇”喊,然后鼓掌。
目前,我在班级里看到,小组翻译活动时,组员整体参与程度很高:wordmaster负责查单词,Leader负责句子分析,QuestionRaiser负责写,Presenter负责呈现。但还是存在个别基础很弱的同学被“带着飞”,贡献不了任何idea。我想要的达到的小组合作是,全员参与,全员学习。虽然欣喜地看到很多组已经做到了,但仍有四个组(彤翎组、依依组、晨组和国一组)是我要去努力的方向。
另外,目前受限于学校课时安排—上午文化,下午和晚上专业,学生完成文化作业的时间很少,但翻译活动在课堂上完成又占用时间,我想,只能利用早读课,让学生翻译一些重点句子练练手。
在上周,我提到,我们老师所认为学生应该知道的点,有时反而是学生的盲点。在最近一次课后翻译作业中,学生将inmy30s翻译成在30秒内。这还是学校中等水平的学生!从翻译中,我们可以很快看到低水平学生理解的问题—文化常识弱,语境理解能力低。
通过让学生适当做翻译练习,能否有效提升学生词汇、句子和理解能力,我想试一段时间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