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元朝蒙古族服装
元朝(1271-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于1279年统一全国。
1、元朝男子服饰
1)蒙古袍
蒙古袍的种类主要有质孙服、辫线袄、比肩和比甲。
质孙服:
质孙服是蒙古语“颜色”的音译,又名“诈马”,是波斯语音译,意思为外衣、衣服。
质孙服是蒙元时期大汗颁赐的统一颜色的礼服,即单色袍服。
元时,前方每攻下一个城池或取得大战役的胜利,后方宫廷都会举行盛大宴会,蒙古族人都要穿质孙服喝酒庆宴。这种礼服必须是衣、帽、腰带配套穿戴,并且在衣、帽、腰带上均饰有珠翠宝石,做工精细,按身份、地位严分等级。
质孙服分为两类:一类是帝王、大臣、贵族所穿的有“细褶”腰线的款式;另一类是在质孙宴上服务于上层人物的乐工、卫士等所穿的辫线袄袍。
辫线袄:
辫线袄又称腰线袄子,是蒙古袍的一种,腰间多横褶。即用红紫帛捻成辫线,制成宽阔围腰,横在袍腰间,侧面钉有纽扣。特点是右衽交领或圆领口、大襟、紧袖、下摆宽大且折有密裥,面料多采用织金锦。
《元史》卷七十八《舆服志一·冕服》记载:“辫线袄,制如窄袖衫,腰作辫线细褶。"
比肩:
比肩也称“襻[pàn]子答忽”,或叫“搭护”,一种半袖外套袍服,早期用皮革,后期用锦帛制成。
其特点是右衽、交领、有夹里、腰间束带,佩有带销的餐刀、火镰和燧石,实用、干练、保暖。
贵族比肩刺绣各种花纹。比肩是蒙古人服饰中具有代表性的衣饰。
比甲:
比甲是一种前短后长、用襻结系、无袖、无领、两侧开衩的衣服款式,便于马上骑射。
《元史后妃传》中载:“前有裳无衽,后长倍于前,亦无领袖,缀以两襻,名曰'比甲’,以便弓马,时皆仿之。”
2)发式
元朝蒙古人与契丹人一样,盛行髡发,但与辽的形制不同,流行三搭头与辫发。
所谓“三搭头”,是将头上留三撮毛,囟[xìn]门一撮,头上左右各一撮。前发剪短,散垂析两旁,发编两髻。
《蒙鞑备录》载:“上至成吉思,下及国人,皆剃婆焦,如中国小儿,留三搭头。在囟门者,稍长则剪之;在两下者,总小角垂于肩上。”
3)瓦楞帽
元代时期男子戴用的帽式,帽顶折叠似瓦楞,帽呈覆斗形,底宽顶窄。
瓦楞帽有方瓦楞和圆瓦楞之分,也有高低与宽窄之别。官员及富人往往在瓦楞帽上镶珠戴玉。
1314年,元朝统治者为了体现等级差异,凸显民族优劣,作出了关于服装的统一规定:汉人官员保持唐以来的圆领衣和幞头,而蒙古官员多穿合领衣,戴“四方瓦楞帽”。
4)君臣官服
皇帝的衮冕用漆纱制成,冕冠的前后也各有十二旒,皇帝的衣料色彩鲜明,除了用华丽的纳石失面料制成外,还有用细毛织物、紫貂、银貂、白狐、玄狐等皮毛制成的。
官吏公服以长袍为主,以罗制成,大袖盘领,右衽。百官公服沿用宋制,采用紫、绯、绿3种服色。
官吏实行佩牌制度,一等贵臣佩虎斗金牌,次为素金牌,再次为银牌。
元朝官吏穿礼服时,一律戴漆纱展脚幞头,与宋代官吏装束相近。贵族服装以装饰宝石为荣耀。官吏平时穿本民族辫线袄,大宴等场合穿质孙服。
5)男子民服
普通蒙古族男子冬季服棉毡、皮毛,多穿羊皮袍,长可达踝,短能护膝,脚穿长靿皮靴、毡靴;夏季穿粗布麻、粗绸缝制的袍子,开襟不开衩,袖窄而长。袍内穿紧口裤子,脚穿草鞋、布鞋。腰带用布、麻、丝绸等制成,紧系腰间,腰带右侧佩戴别致的小刀,左侧挂烟荷包及打火用具等。
6)武士戎服
蒙古族是尚武民族,蒙古诸部统一后,武士军服用牛皮加铜、铁制成盔甲。
在元朝蒙古骑士遗存的甲胄上发现,内层饰以牛皮,外层则满挂铁甲,甲片相连如鱼鳞,故称“鱼鳞甲”,箭不能穿。蒙古骑兵装备有两三张弓和装满了箭的大箭袋,腰间挂有弯刀、板斧及绳索等,所骑的马匹有护身甲。
《黑鞑事略》记载:“其军器有柳叶甲,有罗圈甲,有顽羊角弓,有响箭,有驼骨箭。”
所谓怯薛军,就是成吉思汗的亲卫,也是蒙古人最后的总预备队和最强战力,其人选都是来自蒙古贵族的子弟,这些人对于成吉思汗绝对忠诚,平时充当成吉思汗的近卫。
7)靴与鞋
蒙古靴是蒙古族重要的服饰。蒙古族的高靿靴也称为“马靴”,有布靴、皮靴和毡靴3种。
布靴用棉布料或大绒制作,靴头和靴筒用金丝线绣花,花的纹样新颖、艳丽,具有浓厚的蒙古族特色。
皮靴通常用羊皮、牛皮制作。靴头尖而上翘,靴筒约1尺,筒口宽大,呈马蹄形,靴底较厚,状如船形,俗称马靴。
毡靴用碎羊毛压制而成,俗称“毡圪垯”。
(摘抄自书籍《中国服装简史》王鸣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