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能或多或少都曾经抱怨过自己生不逢时,比如,错生在“拼爹”的时代,逆袭的路被堵得死死的。但说到“拼爹”、“拼祖宗”这种事儿啊,你还真用不着太悲观,通俗历史作家覃仕勇和自由撰稿人张嵚有篇文章,说只要我们去看看历史,就知道中国几千年王朝兴衰史早就告诉我们真理了:不管拼爹还是拼祖宗,早晚都得翻船,好多王朝最后都在这儿栽了跟头。
我们现如今所说的“拼爹”啊,和历史上一个现象非常相近,那就是门阀。什么叫门阀呢?门阀就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门第指的是家族背景,阀阅指的是家族功绩。说白了,就是门阀比拼爹还高级,因为人家拼的不止是爹这一辈儿,连祖宗也拉进来一起拼。更可怕的是,封建王朝还专门确立了一个“门阀制度”,用法律保障那些大家族地位和权力的合法性,赤裸裸地支持拼爹拼祖宗。
早在东汉时期,门阀就已经有了雏形,那个时候的权贵家族还被称为“大家”或“名士”,他们是门阀的前身,势力已经很大了。到了曹魏时期确立了“九品中正制”,权贵们的地位就更不一般了,做官起点和升官速度都与家族品级直接挂钩,只要生的好就能少奋斗好几年。不过,真正以法律的形式确定门阀家族强大特权的,还得到西晋那会儿,“户调制”替代“九品中正制”,但权力还主要集中在皇帝手上。门阀们的水分也比较大,力量比较松散,要求也不算严格,比如那个时候权贵家族和平头百姓家庭通婚也很常见。
直到东晋时期,门阀才算是迎来了自己最好的时代。东晋时的门阀到底有多牛呢?东晋初年有句谚语说“王与马,共天下”。王指的是琅琊王氏家族,马是琅琊王司马睿。当年五胡乱华,司马睿正是靠着王氏家族的帮衬才能建立东晋王朝,如今当了皇帝,但司马睿明白其中利害关系,知道真正撑起这个皇位的是那几个大家族,所以就跟供奉大爷似的捧着。
东晋时期门阀制度是怎么拼家族背景的呢?看看淝水之战的主将谢安代表的谢氏家族就知道了。如果按官职分,谢家在谢安父亲、伯父那辈儿就已经有了突出成就。当时,谢安的父亲担任吏部尚书,谢安的伯父担任长史和太守。这在普通百姓眼里那都是风光无限的大官啊,但放在门阀那却成了浮云。为什么呢?因为这谢氏家族祖上除了谢安的曾祖父担任过芝麻大点的小官以外,就再也找不出拿得出手的人物了,十足的草根出身。
谢家深受“草根出身”的苦啊。谢安的堂兄谢尚虽然已经是个大官了,但喝个酒也还是要被别的门阀排挤;谢安的弟弟谢万在和士族子弟同桌共饮的时候,更是直接被骂成暴发户。
为了改变谢家的草根形象,真正混进门阀圈子,最可靠的办法就是和门阀家族联姻。好不容易锁定了与自己官位相当的诸葛家,热络地上门求亲,不成想热脸贴了冷屁股,被人家一口回绝。那意思就是,想和我诸葛家联姻,你们谢家还不够格。
到后来还是娶了诸葛家的小女儿,谢家也终于披上了门阀这层金灿灿的外衣。凭借着这层外衣,加上勤奋的优良传统,谢家最后也成为了比肩琅琊王氏的大门阀。
那门阀制度是怎么毁掉几代王朝的呢?答案恰恰在通婚这事上。像谢家这样深知生得不好就得娶个好的或者嫁个好的,能够把握住这种机会的毕竟还是少数,大多数婚姻依旧在几个大门阀的家族内部进行。这么一来,他们的婚姻圈子肯定会越来越小,近亲结婚在所难免,导致门阀圈的质量越来越差,低能儿、畸形儿、弱智层出不穷,比如谢灵运的父亲谢焕就智力低下,谢灵运的侄子谢惠连有精神病,而谢家好几代人都没活过四十岁。但因为门阀们拥有强大的特权,所以就算他们体弱多病、智力低下,也能轻轻松松站到金字塔顶端,成为执掌大权的统治阶层,一群精神病或者弱智来治理国家,这样的王朝怎么会不灭亡?
公司的运作也像国家的运作一样,如果一味地任人唯亲,一味地求自己势力的扩张,而忽略了实际情况,那么这家公司肯定很难走远。所以说,我们应该乐观对待拼爹这事,只要你有足够的能力和才华,是金子总能发光。
本文源自:公众号“我们爱历史”(很多王朝没落,都绕不开这个原因)音频稿:桃子讲述: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