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多年生草本植物,俗称草兰、兰草,又名春兰,一茎一花,花清香。一茎数花者为蕙,俗名蕙兰。又一种开于秋季,亦一茎数花,以多产于福建,故称建兰。
梅兰竹菊,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倍受盛誉的四雅。兰虽被列梅后,相对应于春季,然实际上多与初秋相关。
像兰月,指的是农历七月。乐府诗集七八杂曲歌辞有这样的句子:“常耀揜芳霄,熏风镜兰月。”
清代厉全事物异名录岁时引载:七月为兰月。
南齐谢宣城曾作有七夕赋,其中有“嗟兰夜之难永,泣会促而怨长”的句子。因七月古称兰月,七夕于是亦被名之为兰夜了。
七夕之为兰夜,倒也颇好,相对应于三月三之称花朝,八月十五称月夕,九月初九称重阳,十二月三十称除夕,自然具备一番相得益彰的况味。
兰在中国文化中,又总是与精雅别致相联系的。譬如说兰房,乃精舍之别称;兰室,则为芳香高雅之居室。所谓兰友、兰客,是指良朋;兰交为知心朋友结交。兰言,则讲的是心意相合的言论。
兰芷、兰若,皆以香草冠名清洁高士。兰艾则用来比喻君子小人、贵贱美恶。盖因兰香艾臭之故。兰时,又指吉日良辰。兰章,当然多用以称美他人诗文书札的华美优雅。
至于兰筋,本谓马目上筋名,后来专指代千里良驹。民间称之“兰子”者,讲的则是身怀绝技、浪迹天涯的一类人物。列子说符载:古有人名兰子,善舞七剑,捷跃空中。引为奇事。
古人们又因兰芳石坚,所以用兰石来比喻人资质的美好。兰花和奇石,多在花鸟山水中相映成趣。
空谷幽兰,象征隐居世外之君子高士。
古人又深谙雅谑,所谓兰汤者,指的乃是有香味的热水。我们的祖先最爱用这种东东进行沐浴。
而兰兆、兰梦,则又被先人们引喻作生子之吉兆。兰荪,常常用来称代贤俊或美德。究其实质,所指的却原来是菖蒲。菖蒲又名剑兰,亦是古人眼目中的香草之一。
但是兰錡虽然指的是兵器架,兰箭说的却只是兰花的茎。兰舆指的是一种轻便的车辆,兰皋、兰甸则仍旧是称代生长兰草的地方。
再看成语当中,兰心蕙质,所赞赏的意义是好的,而兰因絮果,却用来比喻男女间的始合终离。兰因,即所谓美好的前因;絮果,诚然以飞絮漂泊的后果,来讲离散的结局。
接着看下一个兰艾同焚,它形容的是美恶、贤愚、贵贱同归于尽,犹若“玉石俱焚”之意。接着的兰摧玉折,无疑更加堪叹。该词原意是指宁肯洁身自好而死,也不愿做违心之事备享富贵荣华,后来却被用来表示人之早亡永逝。
兰薰桂馥,所谓的则是德泽长留,后多用来称颂达人后嗣昌盛,枝叶繁茂。
兰的别称,是为香祖。宋人清异录记载:兰虽吐一花,室中亦馥郁袭人,弥旬不散不歇。故江南人以兰为香祖。
在我们中国的象征意识里,兰是春天,是繁殖的象征。象征着精神上的纯净完满。因为兰花是美的。战国时候,楚大诗人屈原作品中,就屡次出现了清洁芳香、品质高尚、操守坚贞、德馨才节的兰。
有人也常用兰心蕙性、深谷幽兰来形容女子美好娴雅、端丽贞静的气质,于是因此而认为兰是较女性化的。其实这种认识未免有些大谬不然。竹,常因劲节虚空被引誉作“君子高风亮节”之表率,而兰花,却也同样被冠名为“花中君子”。有君子之美称者,未必尽显女儿情态了吧?
所谓传统的十大名花,窃以为当是如下者:花中隐逸菊,代表人物陶潜;花中贵胄牡丹,代表人物李煜;花中佛陀莲,代表人物苏曼殊;花中奇士梅,代表人物林逋……
至于花中君子兰,与之相关的人物索遍多人,却都觉得有些牵强。历史上的一些文士名人如屈原、徐渭,虽则颇有风骨。然一怨一狂,倒暗合了龚定庵“怨去吹箫、狂来说剑”的气概,风度自有,却与兰花又多不同。或许是王摩诘、邵康节一流的人物方可比拟的吧。
兰花是草,以香气见胜,号称天下第一香,为历代人升华到了一个精神的高度。竞相传颂。
很多年后,我忽然感触到了兰花的沁人心脾的馨香,想到了兰花的品格似乎可用如下四句话略略形容:落木无言,人淡如菊;唯有兰花,芳香馥郁。
那一句“落木无言,人淡如菊”是根据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擅改一字后得成。其二十四诗品典雅一品中的原话是“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荫,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古人形容一个人富有气韵,每自形容为气质如兰。我想,这气质相当于一种清洁的精神。在清洁升华为精神时,已非寻常口头所言之事物了。清者清奇,洁指洁净。清洁,一种迥异流俗、清新蓬勃、生机盎然的大气节!
兰花,作为香祖的兰花,首先应具备这样一种大气节和大灵魂。所以,我提倡爱清洁。好像有一首歌词这样写道:愿生命化作那朵莲花,功名利禄全都抛下。在这儿,我将又擅改其中的一个字:愿生命化作那朵兰花。
莲是佛教宗教之花,佛教始源于印度,莲亦未入中国传统之四雅或花中四君子之列。而兰,则与华夏传承的一脉文化息息相关。
在此,转录北宋词人曹元宠一阕词作《卜算子.兰》,算作对这篇短文的结尾吧: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 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据研读者说,该词的作者是借花寓意,抒发自身坚守高洁而又寂寞无闻、知音难觅的苦闷与惆怅,真实地反映了一个怀才不遇又不甘寂寞的知识分子的矛盾心理。但我目下尚没有从当中看出个所以然,加之有关兰花的诗词又难找,翻阅了好几本书,好容易才终于找出了这一首,于是就拿来放置到上端处,至于原作者是何心意,却并非是我想要转达的了。
我看兰花,兰花也看我罢?写了这么一篇短文,里面的内容却贫乏空洞,这倒只可怪我水平有限,却与热情无关。然而不管怎样,我终于总算把心中所想到的表达了一个大概。还是原先那四句话:
落木无言,人淡如菊;唯有兰花,芬芳馥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