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寒极之至,难掩回春气象,冬至阳生,于我而言,一扫多日阴霾,情绪开启阳光模式。驱车七十公里去赶赴一场精神的盛筵,冬至大如年,我给自己过了一个与大师为伍的大年。
1.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大约一月前收到恩师郭治锋老师发来的信息:12月平凉有这样一个活动――关于开展平凉市第五届中小学读书节高峰论坛暨大夏书系读书节2018平凉专场活动的通知,瞬间觉得这是一场精神盛宴,满怀期待,在老师介绍了应邀将来的名师之后我更是下定决心排除万难要参加的,也聊以弥补去年错过的华亭那场干国祥老师的报告。
大学时就领略了郭老师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厚爱和对大夏书系的情有独钟。人一生的路很长,关键的就那么几步,人一生遇到的人很多,贵人也就那么几个,永远感念让我找到自我学会自信的郭老师,在初为人师的岁月里,多少优秀课例和教育理念都源于大夏书系,多少名师名课和各种语文教学理论都源于郭老师的推介,三主四式,绿色语文,诗意栖居,不跪着教书,于漪,钱梦龙,魏书生,余映潮,李镇西,赵谦翔,窦桂梅,韩军,吴非……这些大家和课例帮我解决了无数困惑,那些乡下艰苦寂寞的岁月里,是他们的思想点燃了我的希望和灵感,让我下定决心努力去做跟他们一样的语文老师,六年时光,我用勤奋备好每一课,多少个秉烛夜读的冬夜和安静钻研的午后成就了六年如一日的热爱和挥洒自如。回首讲台,为自己上课全程脱稿而自豪,为自己一次次扭转局面而满足,为每一张赛课荣誉证书而无悔,为每一个45分钟的自由有爱而怀恋。
离开,不是爱的不够。
追逐,只因一往情深。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甘愿早出晚归披星戴月,为坚守心灵的一隅,为赴一场语文教育的盛会,为偷得片刻宁静,与灵魂相处一会儿。因为迷路略微迟到,进门的时候刚好听到林老师讲到心中有美,万物皆美!这一刻我知道我的奔赴是值得的。
隆重的开幕式后,是汲安庆老师的《阅读:致用、致美和致在》,汲老师开篇表达了对泾川看到的关于读书和教育气象的震撼,从东西方传统系统言说读以致用,先秦为修身,汉朝为仕功,隋唐为功名,明清为功名达到巅峰,近代设科后为生活、为素养。古今读书致用观的比较视野宏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用被考学校找工作的小用淹没,为万世开太平的境界尚待确立,阅读是精神生命的更新,应该呼唤博览群书的教育清流,语文老师在抱怨学生的同时应内省自己是否阅读。汲老师语重心长地讲述了自己读书的如饥似渴,利用鸡零狗碎的时间读书,争分夺秒地读书,再忙都要读书,在逼仄的空间里从不放弃,排队打饭时哪怕记住一个单词,都是生命的意义,积少成多,积羽沉舟,逐名家读下来,让自己的生命质量发生变化。讲的真切激动的汲老师让我看得痴傻,我又一次坚定了自己内心的判断――优秀的人一定都是热爱阅读的!
五环读书法是汲老师奉献给大家的特大福利,我愿意与热爱阅读的朋友们共享:第一环,语文专业书籍,语文教育哲学,教育史,名刊等;第二环,文学类书籍:文学理论,中西方文学史,中西方文学家的重要著作(文本解读少不了文艺理论的支撑,理论书籍要细嚼慢咽,如春蚕吃桑叶般);第三环,哲学类、美学类书籍,哲学是所有学科的母亲,所有学科上升到哲学层面都是相通的,可以不读所有人的书,要读一个人的书,读朱光潜,读《西方美学史》;第四环,教育类,大教育,心理学,教育人类学,广泛涉猎;第五环,文化类,中西文化史,文化学,加深文化底蕴。五环之外,可以任性读书。
读书要实用需用结合,小用大用结合,专用泛用结合。
读书致美:缘于几个案例的启示。“我坐上黄包车。把身体交付黄包车夫,我享受生活的美”“穿上粗布衣服,漫步田间,诵雪莱的诗……”“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以审美,享受的心态面对阅读,面对教学,面对生活施加的苦难。关于美,不尽其数,但无人说的清楚,清楚的是,读书让生活生命精神美起来,庆幸自己始终与阅读相伴,让自己的生命坚韧起来,不轻易被打倒。不为评不上优秀教师而沮丧,“学问没有修到家,是我的耻辱;学问修到家,没有被认可和重用,是一个学校一个单位乃至是一个城市的耻辱”我要做的是,努力让每一堂课成为精品,努力让每一堂课成为灵魂的节日!――多么美好而霸气的存在!现场爆发经久不息的掌声!
汲老师赋予美的内涵是,坚韧,精致,明媚。通过阅读精致我们的体验,精致我们的思考。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中闪现出人性的光明和对美好的思考,源于灵魂深处明媚的元素。用一种执念,享受阅读,美化生活,美化生命。致力于构建自己美丽的心象,形象,促使学生的生命得到变化。美是在感性走向理性,理性回归感性的过程中产生的,让美入驻生活、工作、生命,一切都会美好起来。
读书致在:存在,是精神、思想出场的存在。从王充到胡适,从中国到美国,汲老师纵横捭阖阐述了课程体系与阅读方式,倡导让自己的思想和精神生命出场,从占有式阅读走向存在式阅读,从阅读走向创作,走向创造,走向存在。让存在成为自己最高的道。
言语表现与思想成为存在的灯塔,阅读中产生的想法及时形成文字,用文字的能量和精神的光芒编写自己生命的日历。任何写作都不该制造文字垃圾,把感动自己的与别人不一样的体验写出来。尽量创造思想的、情感的直觉造型,《背影》那个背影。“教育就是多年以后,你忘记了所有之后剩下的东西”,让每一堂课进入学生的生命记忆,让自己的精神生命在学生生命中留痕,是多么的功德无量。发出自己的声音,成为照亮漆黑星空的点点亮光,让自己的生命走向致在!
互动答疑环节中,汲老师说让自己的精神生命每天得以更新,不管外在环境如何,不断更新自己,坚守内心的道,在顺从的旗帜下反叛,与别人、文本、自己的内心对话。我似懂非懂。讲座后受郭老师所托,当面问汲老师好,简要介绍后请老师写字,老师给我写了“享受对话,享受生长”,八个字我看了八天,我想,我应该懂了。
《教育的芯片与学校的名片》,徐明老师说泾川之旅是心愿之旅,是感恩之旅,是致敬之旅。徐老师高度概括教育是认识你自己,你是谁?你来自哪里?你去往哪里?为意义而生存,为眼神而教育,为创新而学习。但当下教育呈现出某种悖论,越来越聚焦,越来越边缘。想要了解一个人,去看朋友圈,一类是美食图文,等爱人孩子回家享用,一类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走走。现场哗然,但笑过之后应该更多一些思考,我们做美食做蛋糕做微商……哪有时间做教育?!
六个纠结振聋发聩,精英化与普及化;未来学校与当下学校、昨天学校,大家都急着走向明天的时候,谁来守好今天的门;课堂知识和活动,儿童的游戏与奶奶带孩子玩水是一回事吗?都在反对幼儿园小学化,什么是小学化?学生成长的走向,学生什么都对,教师都是错的;教师边缘化,倦怠(人卷起来了,没心思上讲台了);所有与教育相关的人都不快乐,领导、校长、老师、家长、学生统统都不快乐……教育要走出“名片”秀,寻找教育的“芯片”,超越形式,寻找内核。在改革的转型时期,应思考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技术对教育的渗透,政策对学校的影响,教育的方向和队伍建设的挑战。
教育呼唤回归。回到原点,回到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回到苏霍姆林斯基学会“爱”;回到陶行知做中学。回到教育的本性,教育是播种的科学,播下憧憬的种子,遇见幸福的样子。致力于成习惯,养性情,促迁移,留记忆。关注从课堂到生活,从学知识到学见识。回到校长和教师的定位,教师是学生人格的影响者,管理部门简政放权,学校让健康发生,让学习发生,让成长发生,老师注重效用。
教育需要前瞻。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技术,学校,教师的生涯。培养研究的敏感,掌握创新的技巧,有规划,保持清醒的自觉。《夹竹桃》的案例跟着鲜花学做人,跟着鲜花去旅行,唐诗“离别”话题博得阵阵掌声,好老师只比差老师多说一句话,心中多想一个人,嘴中多说一句话,好老师哪里是政府表彰的那一部分人!徐老师妙语连珠,金句频出。启迪每一个人思考,我和其他人有什么同有什么不同,哪些事情做哪些事情不做,交往哪些人,自己的追求哪些要哪些不要。简单的发问无比深奥又很接地气,教育是救人,我认为更是自救。有坚持有使命,播种希望和梦想,让漂泊的人有根,让有根的人眼中有光,让眼中有光的人自带光环。你准备好了吗?真的准备好了吗?
《“膝盖”上的教育》,著名诗人林茶居老师从广告字体视觉污染谈起,全程用诗的语言演绎膝盖上摇晃的是整个民族,教育应有可为,有不可为,诗意,理性和情怀是林老师留给我的三个关键词,当你亲近生活,蹲在地上卖菜的时候,你会发现世界真的不一样,你会发现不好看的人也好看极了。这是多么朴实无华却又隽永无穷的生命哲学!他说诗是美感的产生,是一种动力,诗在此岸彼岸之间互动交流对话,互相成长互相欣赏,当彼岸成为此岸的时候,此岸即彼岸,人也可以成为自己的神。诗人讲诗并不稀奇,最令人震惊的是一个诗人能把教育讲的如此透彻并触手可及,教育是有温度有规律的,是生命对生命,灵魂对灵魂,心对心的唤醒。我恍然大悟,原来,生命和生活上升到美好的层面是相通的,诗和教育也如此。正如他说的――心中有美,万物皆美!
以树为诗,关怀声音,万事万物的窃窃私语,梦里爱人的呼噜声,都是好听的。诗意的结语给予我们美好的祝福,也祝福林老师!
《文本解读:追求正确的阅读教学》,“向语文表示敬意”罗晓晖老师开篇就不同凡响。回顾王健《精卫词》精卫填海让海中鱼龙受伤,让山中草木受伤,让它自己也受伤,与徐明老师的“所有与教育相关的人都不快乐”异曲同工。
语文学科教学,文本理解要讲证据,要讲证据链,朱自清《荷塘月色》,心里颇不宁静,一些解读和分析完全没有文本依据,牵强附会,罗老师批判起来毫不留情。偷偷告诉语文老师们,罗老师说自己一定先读《荷塘月色》和《故都的秋》,再讲朱自清和郁达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什么证据证明对旧教育的批判?对儿童的约束是人类对生命的第一次干预,三味书屋是人生第一次社会化,对世俗名利的追求让人越来越远离儿童的天性,读懂了主题会落泪,揭示了人生的态势,不断堕落,红尘世界不断把你拉下,人生注定要沉沦,走向死亡,但没人等死。必须面对真相,所以活着就要不断把自己提高,志存高远,力求保持一种高度和格调,鼓动生命的意志。《孔乙己》《故乡》《五柳先生传》《我的叔叔于勒》《范进中举》《念奴娇赤壁怀古》片段解读精彩纷呈,高潮跌出。
文本的解读是理性的分析活动,语文老师很多时候是个演员,充沛的情感表现是感染和诱导学生,把学生带入文本,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让人变得聪明、理性。罗老师现场解读《论语》,三句间的联系和结构,彻底刷新了我对论语的感悟和对罗老师的崇拜,从未听过哪个语文老师如此深刻理性地教《论语》!教育核心素养的提出宣示上一轮课改是失败的,罗老师理性而犀利,尊重学生的发展利益才是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小组合作无效讨论看起来是形式上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事实上,学生没有学到知识是浪费时间践踏生命。完全批判满堂灌是不公平的,满堂灌没问题,问题是灌的方式和内容。教无定法,所有模式化都是有问题的。《谈骨气》是一篇不好的议论文示范,当下,语文课谁都听得懂,学生半月不上语文课,几乎不会面临损失,语文课缺乏专业性,课程、教材统统有问题,事关语文生死存亡!
语文不同于自然学科,有情也有理。人类情感的基本逻辑要求解读者要理解人类的普遍情感,要抱着同情的理解去看待他人的世界,这是罗老师的情理,也是我的情怀。《鸿门宴》《项链》《求绿记》要用一种温情去对待别的人类。爱和欲望密不可分,本就没有界限,因为喜欢想去占有,爱的本质是爱自己。语文课的动容和动情是好事,但情感本质上是不可教的。一个多情的学生不会因为我的薄情而薄情,一个薄情的学生不会因为我的多情而多情,尊重生命的天性也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教育应该改变所能改变的部分。
罗老师一语压轴,素质教育就是最好的应试教育,最好的应试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素质高了,就没有考不好的试。应该多读书,少刷题,老师布置作业越多,越说明对考试没有研究,只能多多益善,害人害己,就像精卫填海。立足文本教解读,基于解读教阅读。值得热爱语文的人玩味。理性的教学一定会把学生教的越来越聪明,只要把学生教聪明了,就没有考不好的道理。2006年全班语文高考成绩均分119分的奇迹就是这样创造的。学生的“罗皇”当之无愧!
《运用脑科学,提升教与学》,任红瑚老师循循善诱的讲述让人无比享受,当大屏幕展出蒙台梭利的图片时,我便知道此行我将收获我最需要的育儿秘籍。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让人开心,让孩子学业进步,让人聪明,让亲子关系更加亲密,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会让人更加自律;充足的睡眠是灵感的温床,珍惜睡前和醒来的无厘头的想法;可掌控的压力水平,给他选择权和控制权,关于作业、阅读和一切;情绪参与记忆和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艺术促进智力发展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共情和同理心。还有乘法板,我在实实在在地找到了可操作的亲子共处的法宝。
3.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汲老师说,虽然做了公务员,但是语文教育的情怀仍在,读书的深情仍在。是的,我想,我应该是这里唯一不是老师的最忠实的听众,为这一场约定,期待已久,不辞辛劳。
语文和阅读,是我生命里最钟爱的情怀,泾川,应该是我青春记忆里最深刻的地方。纯真轻狂的爱情,执念神圣的婚姻,一个女人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都与在这里发生,我本以为,我与泾川只有风花雪月和柴米油盐,不料想还有这次心灵的朝圣。走进泾川,我走了七年,离开泾川,我走了三年,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十年,都与泾川缠绵悱恻。我本以为,离开是义无反顾的,不料想这次盛会让我又一次爱上这个小城,在一个小县城能够如此饕餮精神大餐,让我对组织者和主办方钦佩有加,尤其是教育局解局长的精彩点评让我看到了泾川阅读和教育的美好未来,这个“跟着诗人的脚步”上台,并率先关注平凉市家庭教育,屡次组织教师走出去学习的教育局长,是泾川教育和学生的福音。
阅读之旅,让我与泾川再次结缘,婚姻之缘地久天长,读书之缘更是前世今生。阅读,理解人性和人生,对人的尊重和对人生的真实认识就是最大的真善美。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尽管知道生命没有意义,依旧羡慕周瑜,每个人都面临生命的困境,但努力去建立一种生命的意义,这是人类生存的哲学困境,语文的魅力在于诗意地去表达和揭示。多么忧伤的格调,多么痛的美感!
阅读沙龙分享感言和交流活动把盛会推向尾声,静宁的曹校长真诚希望学生把书“偷”回去,只要“偷”回去就好,家里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总有人会读,谁读了都好……多么朴实无华却让人热泪盈眶的老校长,一生致力于教书育人,致力于推广阅读。现场意外停电,全场出奇安静,除了工作人员,无人走动,半分钟后,场内星星点点亮起手机灯光,每一点光,不正是阅读点灯人的信念和坚持吗?如此美丽的停电,如此诗意地呼应主题,我们都看到了,诗与远方,和彼岸的光。
语文,不渝。泾川,深爱。蓦然回首,一直在我身边。语文教育生涯有涯,但自我教育和亲子教育无涯。回程的时候,夜幕沉沉,孩子在车上睡熟了。一路上,淡淡的音乐和那些美好陪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