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身边,陷入“纠结”的人似乎越来越多:
想报的课程太多,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学完,陷入“学习焦虑”;
工作太迷茫,不知道这份职业是否适合自己,想辞职又不敢乱作决定,陷入“职场焦虑”;
与人交往中不知道该怎么和上司同事相处才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常常玻璃心,别人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能给我们的内心造成一万点伤害,陷入“关系焦虑”……
站在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这些焦虑其实都来源于我们的外在行为与内在感受失去联结,导致自我价值感过低,从而缺少勇气迈入自己想过的生活。
而自我价值感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源于童年时我们的“感受”不曾被回应,被看见,被肯定,以至于我们不敢向内心确认常常怀疑自己,却将求助的目光投向别人,时刻内心冲突的纠结之中。
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疗愈自己的旅程。
如果想使孩子在长大后获得“不内耗”的人生,首先就要从在亲子关系中学会确认和回应对方 “感受”开始。
01 养育孩子前,先学会疗愈自己
我们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带有自己天然的“精神胚胎”。用心理学的话说是“本我”,在身心灵中被称为“灵性”,也被成为“生命力”。宇宙在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已经给了我们丰盛的内在。
然而长大后的我们会发现:
我们成为了老师家长、领导希望成为的人,却唯独没有成为我自己。
我们越长大,内心越容易产生N多纠结内耗的想法,似乎每做一件事都有着巨大的矛盾和斗争。
我们每天累成狗,但疲倦似乎并非来自外在,更多时候是内心冲突使我们难以前行。
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些想法就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被别人强加进去的,而并非来自自己心灵的感受。导致很多人抑郁、焦虑,在成年后再来通过学习心理学,学习身心灵,练习瑜伽……找回“本来的自己”。
所以,养育孩子前,先学会疗愈自己。
孩子是天然和自己的精神胚胎在一起的。怎么让孩子做自己?就是放下自己的焦虑,让孩子和她的“感觉”在一起。允许他自由的表达,允许他有选择的权力,当孩子独处玩耍得十分专注时,不要用我们的唠叨去打断他们。
02 教育不需要道理,教育需要“体验”和“试错”
大多数父母,一提到“教育”想到的就是讲道理。
大多数孩子,长大后对”教育”的回忆就是父母对我们讲道理的全过程,甚至直到成年也依然被父母的“权威”压得喘不过气来。
站在父母的角度,教育=讲道理
站在孩子的角度,道理=唠叨
而站在老师的角度,我认为80%的道理=无效沟通
很多孩子讲起道理来比大人还要头头是道,但是讲了之后就是不改,因为孩子只是机械地记住了这些道理,却没有变为内心的“认同”。
教育需要“温度”,而温度是什么?就是我理解你的感受,而你也懂我,是共情。
教育需要“体验”,体验是什么?是允许孩子有“试错”的自由,是允许孩子在试错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属于自己的“感觉系统”。
03 家长学会“黄金沉默”,孩子才能获得“成长一刻”
一个人与自我的联结就是从确认“自我感受”开始的。
“感受”,是外界的能量变化在个体产生的生化反应,也称神经冲动。
第一种是生理上的感受:冷热饱饿……等等。有句网络笑话是“有一种冷,是妈妈觉得我冷”。。就是家长的感觉代替就了孩子的内在感受。
第二种是心理上的感受——“情绪”。在我们和孩子的对话过程中,要学会从语言中体会到孩子潜藏的情绪。学会捕捉孩子语言中表示“情绪”的词。
关于这部分,详见上篇文章《去掉“道理”,去掉“教育”,你是否还能看见真实的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是有她内在的感觉系统的。而我们自以为的教育往往破坏了这种感觉。
比如孩子之间的冲突,只要不伤害到身体,就应该让他们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家长介入到冲突,就是代替了孩子的感受,扼杀了她的人际交往能力。
比如当孩子犯错之后家长该怎么办?看看你会选择哪一种:
1.责怪批评。
2.好好讲道理。
3.不介入,不评判,沟通重在谈感受。
对应选项,让我们来看看会产生哪三种结果:
结果1.产生对抗情绪,越大越叛逆,越大越难管;
结果2.孩子听从,忍受家长好意,但被打断内在感知,不接纳自己,没有主见,缺乏自信,停留在心理“共生”阶段;
结果3.孩子在经历最初的沮丧、抱怨、自责后回到真实世界,找到自我觉知,接纳自己,获得“成长时刻”。
孩子犯错后不被打扰的这一段时间我称之为“黄金沉默”——即让孩子有时间从犯错后的“错愕自责”等情绪中恢复,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被评判后的防御攻击上。
只有当家长能够保持“黄金沉默”,孩子才能获得“成长一刻”,从而拥有持续的心理成长。
因此在成长的过程中,请多给孩子一点时间和空间,不要轻易用对错评定。只有当孩子离他自己的“感觉”越近,才越能获得自身的“内驱力”,成长为一个心态健康的孩子。
每一个孩子的专注力都是被“保护”出来,而非后天再“培养”的。
好孩子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不断经历叠加“自我成长”的那一刻中变得愈加强大的。
也许我们的童年没有被好好呵护,因此我们更要学会智慧地引领孩子,呵护孩子的天赋和热情,使他们过上“不内耗”的人生。
养育孩子,从疗愈自己开始。
(本篇完)
下期提示:很多父母都会有这样的疑虑:给了自由却不能自觉的孩子怎么办?孩子就是叛逆不听话怎么办?
请继续期待《养育孩子,疗愈自己》系列第四篇:“熊孩子”养成记 VS 教育中“ 爱和自由”的边界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