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自己的过去有怎样的感受?是满意、成就感、骄傲、平静?还是沮丧、痛苦和怨恨?显然前者比后者让你对生活更满意,从而提升你的幸福感。但这里有个心理学界争论了很久的问题,到底是我对过去的看法决定了我的情绪,还是我的情绪导致了我对过去的看法?
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情绪决定思维,比如当你沮丧时,就会唤起悲伤的记忆,而非幸福的往昔;而以贝克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派却认为是思维决定了情绪,比如当你想起昨天掉了钱包,才会感到沮丧。这两种观点一直无法和解,情绪有时类似于条件反射,当你在森林里遇到一只老虎时,会立刻感到恐惧,思维再决定是战斗还是逃跑,而不是思维告诉你因为前面有只老虎,所以你得恐惧,这是进化塑造的结果,不然我们早都被老虎吃掉了;但是,思维对过去发生事情的解释,也确实会影响你现在的情绪,基于这种观点而建立的认知疗法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不比抑郁类药物差。
积极心理学认为,你对过去的看法决定了你对过去的感受,如果我们想要让自己更幸福,就不能沉溺在过去的痛苦中,改变对过去的解释,会让你从过去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放下过去,就是放过自己。
在接受这个观点之前,我们先得消除两个误解:
误解1:现在是由过去决定的
这句话似乎没毛病,“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天上不会掉馅饼,你现在穷困潦倒,当然是因为你过去的闲散和偷懒。哪怕你认识到这一点,也无助于提升你当下的幸福感,何况这样的解释在心理学领域站不住脚。先来看这个问题,过去的痛苦经历是否决定了我当下的情绪和行为模式呢?弗洛伊德告诉你,你现在的负面情绪和所有的行为,都是因为你童年所受的创伤决定的,这带有决定论的色彩。但数据反驳了他的观点,大规模的调查显示,童年不幸和成年后的心理健康水平没有相关性,而对不同家庭收养的同卵双胞胎的研究表明,哪怕家庭环境不同,基因相同的双胞胎展现的人格特质更相近,基因比家庭环境对人的性格的影响大得多。所以童年不是你一生的诅咒,虽然我们没法选择自己的基因,但你不是注定要为过去的痛苦一直买单的,过去决定了不你的现在,对过去的看法才是关键。
误解2:直面过去的痛苦,发泄负面的情绪
我们一直被教导不要逃避痛苦,要敢于面对痛苦,不要压抑情绪,该哭就哭,找个方式好好发泄,让自己恢复平静。最近看了一部记录片,《他乡的童年》,在讲到日本的幼儿教育时,太过注重对孩子同理心的培养,导致从孩童时代,日本人就开始压抑自己的情绪,因为在别人面前发泄情绪是对他人的不尊重,是没有考虑到他人的感受。有一种职业应运而生了,被称为哭泣导师,主要工作就是组织大伙儿一起看一些感动的电影和故事,引导大家一起哭,来排解社会压制而产生的压力感。弗洛伊德就是采用了类似的方法来治疗抑郁症患者,让患者反复面对童年的创伤,接受过去的痛苦,鼓励患者在他面前尽情表达自己的愤怒,他给自己的理论起了个名字,叫情绪动力学,把情绪比喻成一个气球,你不让她表达出来,他就会通过其他方式表达,比如不好的行为。但问题是,让你反复直面过去的痛苦,不断地发泄负面的情绪真的能够提升你的幸福感吗?事实是,让抑郁症患者反复说出过去的错事,反而会将伤口越拉越大,有些患者甚至选择了自杀,中国人不是有一句话吗?“不要在伤口上撒盐。”另一方面,过度发泄情绪会使情绪发酵好几倍,甚至会影响身体健康。有研究显示,最易发怒的人得心脏病的概率是不易发怒的人的五倍。
现在我们知道了,当下的幸福不取决于过去承受了多少痛苦,反复面对过去的痛苦及过度发泄情绪都无法提升你当下的幸福感,反而对你的精神和身体会产生负面的影响,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积极心理学告诉你,有两种方法可以逃离这种误解:感恩和宽恕。换言之,你当下的不幸福感,是因为你对过往的美好时光不能心存感激和欣赏,却对过去的不幸夸大其词、念念不忘,这两种行为是我们得不到满意和平静的罪魁祸首。
做到这两点不容易,感恩要求你降低期望,这个世界不欠你什么,你的朋友、父母、亲人都不欠你什么,如果你依然得到了朋友的帮助、父母的关爱、妻儿的认可,在自己的事业中小有成就,你要学会感恩并给予他人更多的回报,社会学认为人的幸福感源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当你能谦卑地看待你所得到的一切,并始终不吝啬自己对他人和社会的给予,你会发现你周围的人都非常喜欢和你在一起,你的幸福感就油然而生了。
和感恩相比,宽恕更难做到,想想南斯拉夫前总统米洛舍维奇和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前者一直提醒人民600年来所遭受的迫害,结果造成巴尔干半岛10年的战争;后者却努力化解白人和黑人之间无止境的冤冤相报,南非摆脱了仇恨的笼罩,而迈向了国家的统一。你说是南斯拉夫人更幸福,还是南非人更幸福?国家如此,个人也是如此。想到前夫的出轨行为就愤怒难止,以不让前夫看小孩作为惩罚对方及缓解情绪的方法,不会提升你的幸福感,更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原谅对方,在孩子的问题上和对方达成一致,就可以将愤怒转变为积极的情绪,也会让你的孩子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