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佾第三(3.1——3.4)
3.1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译文:孔子对季氏说:八佾舞是天子才能用的高级礼仪,季氏却在自家的庭院里使用八佾舞,要是这都能忍,那这世上没就其他不能忍的事情了!
随记:八佾是周朝礼仪舞蹈,八人为一佾,八佾就是八八六十四人的集体舞,天子才能使用,是高规格的礼仪舞蹈。所以说礼崩乐坏,当时季氏不过是大夫,按照礼仪规定,天子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大夫用四佾,士用两佾。礼乐的僭越,实际上就是对阶层等级的不敬,对秩序的轻视。今天他能在礼乐上僭越,用六十四人的舞蹈,明天就可能僭越诸侯的城邦规格给自己铸城,后天就可能僭越天子的军队规模把自己武装起来。
所以,是可忍,孰不可忍!礼乐僭越在先,秩序破坏在后,后果很严重。
3.2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译文:三桓祭祀,撤祭的时候使用了《雍》曲。孔子说:《雍》里面说“诸侯助祭,天子静观”,三桓祭堂上是有诸侯还是有天子?
随记:三桓用了天子祭祀的曲子《雍》,又是礼乐僭越的事情。孔子大概很愤怒,三桓都太不要脸了,《雍》曲的歌词里面说的明明白白,祭祀的是天子,助祭的是诸侯,一群大夫竟然厚着脸皮把这歌用在自家的祭祀上,是真无知还是装不懂?
想来三桓还是有欣赏水平的,究竟是天子之乐水平高,八佾之舞场面大,至于周天子,鲁诸侯?管他娘,现官不如现管。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文:一个人没有仁德,会怎么对待礼呢?怎么对待乐呢?
随记:这是对三桓礼乐僭越的总结性批评。不仁的人怎样对待礼乐?身为大夫,用天子之舞,天子之乐。这样的不仁之人,孰可忍!
3.4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译文:林放问孔子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说:问的好,这个问题意义重大!礼,奢侈不如俭朴;丧礼,周到不如悲伤。
随记:君子务本。所以林放一问,孔子先称赞他问的好。那么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提出两组对比,奢侈和俭朴,周到和悲伤。从答题的逻辑来看,孔子认为,礼的根本不在于奢侈而在于俭朴,丧礼的根本不在于周到而在于悲伤。“礼”本身是抽象的,“丧礼”是“礼”的应用之一,所以从孔子对丧礼的回答看来,丧礼的根本是感情,参与丧事,怀着对死者的悲伤,是对丧事有礼,对死者有礼,如果规矩很周到,红包给的足,但是转身“亦已歌”,那么不算是有礼,丧礼的根本在于悲伤。
从这个思路去想,礼的根本是什么?与其奢侈,不如俭朴。
三桓用八佾之舞,奢侈了,但是无礼。如果用四佾的大夫之舞,俭朴了,但是有礼。
同样,《雍》曲,三桓用了,奢侈了,有礼吗?无礼。俭朴一点,反而是有礼。
礼的根本是什么?是应然。天下事有规律,各处其位,顺天而行,这就是礼。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礼。
春耕秋实,使民以时,这是礼。
朋友死了应该悲伤,帮助他人应该获利,这是礼。
礼的根本,就是顺天而行的应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