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什么事情都讲究一个方式方法,如果一开始,你就能“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往往能事半功倍,做什么事都快人一步。
写作就是这样,你会发现生活中,懂写作的人处处都占优势,但是实际上很多人不会写作,那你问懂写作的人:“写作难吗?”
其实也容易掌握,你想快速入门,就要掌握四个最少必要知识:专注、练习、思考、寻找。
有了这些最少必要知识,之后的写作会很快进入状态,再也不用发愁“不知如何下笔”。
写作是让你终身受益的能力!
一、专注
专注意思是专心注意,集中全部精力去完成一件事;精神贯注。
1.专注是一种能力。
人总是欲望不断,想法太多,专注于一个目标越来越难。首先要问清楚自己的内心:“什么对你来说最重要?”,如果是写作,那么要安排出相应时间,切断与外界一切联系,不受干扰,一个时间段只做一件事。
2.专注是一种境界。
大科学家牛顿专心实验,一次煮鸡蛋,把旁边的怀表煮了;请客吃饭,自己光顾着研究,忘了客人。
写作时,写作者也要进入这样一种状态,坐立行走间只有你的文章,没有其它,以至于文章写完,你会发现,时光飞逝。说明你在写作过程,进入全神贯注状态。
那么,这样是不是就能写好文章了?
二、练习
写作有了专注,还需要刻意练习。
关于刻意练习被误读最久的概念是“一万小时定律”。其实真正关键不是训练时间,而是训练方法。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是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恐慌区是暂时无法学会的区域;二者中间是学习区。
刻意练习意味着有效的练习,必须发生在学习区,一旦学会某个东西,就不该在上面继续花时间,立即换下一个有难度的,这样才叫练习。
拿写作来说,把训练内容分成小块,对每一小块进行重复练习。关键在于随时能得到有效反馈:及时,一旦不对马上有人给你指出来;而且是对事不对人,不能有人身攻击;让你的试错代价很小。
有效练习意味着有一定难度,能得到及时反馈、止损,评论者只对事不对人。
三、思考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那么我说:未经思考的文章不值得写,更不值得读者阅读。
写文章前先问自己:“我写的东西对别人有用没有?如果有,有多大用?对多少人有用?能在多长时间段内有效?能不能想办法让它最有用、受众更多、有效时间更长?”
思考:如果我写的东西有用,那怎样写会让读者感到有趣?用哪些素材才能达到这些效果?
思考:如果我写的文章有用、有趣、有料,怎么才能获取一定的收益?
当思考时,用文字记录下来,回顾时知道当时的想法。认真思考自己的思考是否正确、合理、有效,那么思考质量才能逐步上升。
文章只要认真写,就能真思考。
四、寻找
写作最初,有时会觉得灵感枯竭,那是没找对方法。想拥有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写作素材,需要你永远好奇、终身学习、向一切美好事物借力。
1.永远好奇
用全新的眼光看待司空见惯的事情,带着好奇心去研究,找到新的视角去看世界。
尝试自己以前没做过的事情,比如用左手刷牙,不带行李箱出去旅行,做所有反其道而行的事情,会刺激你发现生活的另一面,那里有你不熟悉的思维方式,会带给你不一样的体验和想法。
2.终身学习
科技发展太快,信息量也大的惊人,如果自己认知不够,连辨别有用信息能力都没有,如何写出高水平文章?
所以读书学习、网络信息、与朋友聊天,都是你采集养分的来源,与定时吃饭一样,定时获取知识,借助你独特眼光,有计划扩充你的知识库。
人与人的差别源于认知,写作也是如此,同样信息,不同认知水平的人,写出来的影响力都不相同。
刘润老师说:“在一秒钟内看透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
终身学习,把自己的认知拉到最高最广,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非常有格局。
3.向一切美好事物借灵感
观看电影,试着把观看的细节,讲述给别人听,练习语言表达能力,把画面感的东西能形象地呈现出来,让没有看过的人,通过你的讲述,犹如亲眼看见一般。
听音乐,从歌词中获取写作灵感,同是爱情主题的歌曲,所表达出情感有所不同,如:莫文蔚热情似火、邓丽君欢心愉悦、刘若英淡淡心酸忧伤。如同写作,不同题材,受众读者不同,需要写作方式、语气情感自然不同,我们要抓住不同读者的需求,运用合适的文字、情感表达,方能走进读者内心,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旅行,每年都要让自己有机会出去旅行。换一个地方,就会有不同心情,放开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融入大自然和当地人的生活,体会他们每天的不同遭遇,感同身受,才能写出鲜活有灵魂的文章。
所以灵感和素材,来自你的好奇心、不断学习、并且向一切美好事物借力。
总结:
怎么样?
当你有了专注的能力和境界;有了刻意练习的方法和行动;有了对写作的思考方式和角度;有了源源不断的写作灵感和素材。
写作是不是也没有那么难?和我一起来练习写作吧!写作是让你终身受益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