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字为形声字。在甲骨文中,“听”字字形像一只耳朵旁边有一张或两张嘴在不停地说话,说话的声音直接传到耳朵里。因此,“听”字的本义是用耳朵感受外界的声音。
开学两周了,教室里的孩子却出现了与“听”有关的教学事故。
周四下午放学前,照例是布置作业,三上语文中“语文园地一”上的“珠——朱”……同音字辨析。为了让学生更清晰的识记,我特别提示:左右两边各组一个词,并举例板书在黑板上。
第二天批改作业时发现,全班36个孩子有2人没写,13人写错(照原题抄了一遍),21人符合要求。
13个人出错,接近全班总人数的1/3。这个数字真令人触目惊心!并且像这种写错,漏写的情况时有发生。
什么地方出问题了?为什么这么多孩子“答所非问”?
早在本学期开学前,我已经重新查阅了这个年龄的心理特征,面对这些也做出相应的策略,加上我对孩子们的了解,觉得可以避免这些问题,我知道“我有一段黑夜要忍受”,但是这样的大面积出错还是让我始料不及。
怎么做才能改变?
周五我开始做课件,第三周周一的班会课我以“学会倾听”为主题开了一节班会课。
接着是集体记录活动过程,进行暮省反思。孩子们在记录中这样写。
从文字中发现孩子们知道了倾听的重要,接下来培养倾听的能力,方法很多。首先我利用每天下午放学前的布置作业,原来是老师口头公布,或者写在黑板上,发在微信上等,从那天起我开始利用口头“传话的形式”进行。孩子们担心作业出错,就特别认真地倾听同学传递过来的信息。
第二天作业“答所非问”的现象少了,只有2个出错。
“倾听——表达”是学生需要拥有的两大能力。倾听能力是排在首位,最重要的基本能力。我会继续找到合适的方法,长期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