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张小龙有开了一次微信的内部分享课,倍受关注,由于微信的地位,张小龙说的话已经被国内互联网圈奉为圣经。
他的讲话除了谈到团队管理和敏捷开发方面的一些经验,还讲了一些他关于产品设计的一些看法。下面是他的分享这原话。
在我看来任何一个好的产品就是一个好的工具,好的工具就不应该黏住人,是应该帮助用户非常高效率完成他的任务,而不是说用完了还要拿到手里玩一会儿、多用一会儿,那不是一个很高效的表现。
今天我想讨论一下张小龙所说的“用完即走”才是极致的用户体验这一概念。
“用完即走”于用户体验
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去理解张小龙所说的“用完即走”绝对是一条真理。为什么呢?首先我们来说说用户不喜欢什么:
- 用户不喜欢登录
- 将用户不喜欢广告
- 用户不喜欢下载APP
- 用户不喜欢操作复杂
- 用户不喜欢他不需要的功能
那么其实一个“用完即走”其实已经完全概括避免造成以上痛点设计的精髓。所谓即这个字表示快速,马上的意思。那么”用完即走“就是不注册用户,看不到广告,无需下载APP,操作简单,没有其他功能。所以张小龙非常精辟的总结出了作为什么才是真正的好的互联网产品。
"用完即走”互联网公司
但是理想和现实总是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提出“用完即走”概念的张小龙本人概念的张小龙本人所创造的产品微信,是众所周知的用户粘性最大的社交产品(没有之一)。所以微信明显不符合“用完即走”的概念。
而我们知道,APP是由互联网公司开发,互联网公司要想生存就必须有盈利,我们知道有两种方式来获取收入,一是直接从用户收费,二就投放广告(或者其他一些复杂的流量变现方式)来取得收入。
以目前的市场现状来看,显然大部分APP无法直接从用户身上收费,只能选择流量变现的方式来获取利益。对于流量变现,用户粘性非常重要,所以到张小龙提出“用完即走”的概念之前,用户粘性一直是衡量一个APP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
那么要想让这些小的做APP产品的互联网公司通过做“用完即走”的APP活下来,张小龙就必须创建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即不通过流量变现,而是用户的单次使用,都能自然转化成运营产品公司现金流的APP生态环境 ,而不是只是简单谈谈理想就带着大家往死路上走。
微信为什么提出“用完即走”的概念
这个问题很简单,张小龙需要“用完即走”的小程序。因为如果没有和原生APP抗衡的优势,小程序又如何能破坏已经非常成熟健康的app生态圈(苹果和安卓app市场)呢?无疑现行的APP因为变现困难的问题必须选择黏住用户,不得不击中我上面所讲的用户痛点。而小程序的出现,或许真的能在用户需求和互联网公司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用户既可以”用完即走“,互联网公司也可以收取利益。
结语
不过,我们也要想想一个问题。就是如果”用完即走“了,那么产品也就没有了自己的品牌,也可以说品牌效应贡献给微信平台,从而使平台的力量趋于无穷大。所以是否应该由微信来做这个平台还需要考量。
我认为,更好的方式是做一套标准,一种规范,以手机为单位的认证授权机制。然后在这种共享认证授权基础上建立“轻应用”生态,而不是由一家大公司来独揽平台的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