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它不仅改变了李世民的命运,也影响了整个唐朝乃至中国历史的走向。
为什么开国皇帝李渊更偏爱李建成,而非李世民呢?李建成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李建成,作为李渊的嫡长子,他并非一位昏庸无能的太子。在李渊起兵太原、进军关中、平定山东的过程中,李建成始终追随父亲左右,南征北战,为大唐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的军事才能和卓越战功,是无可否认的。然而,尽管李建成有着太子地位,但他在很多方面都逊色于自己的弟弟李世民。
李世民,作为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他的军事才能和政治远见是有目共睹的。他不仅在战场上屡建奇功,更在政治上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正是这种才能,让李建成感到了威胁。魏征,这位后来成为李世民重要谋士的人物,当时就曾提醒李建成,李世民虽然不是太子,但在实力方面却强于他。如果李世民有了夺位之心,对李建成而言将是极大的威胁。
李建成的弟弟齐王李元吉也建议太子除掉李世民这个心腹大患。李建成并不认同这种提议。作为嫡长子,他认为自己成为皇帝的胜算更大,他希望能够和平地处理家族内部的纷争,不给后人留下骨肉相残的恶名。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兄弟之间的矛盾逐渐表面化。李建成曾多次设法化解兄弟间的矛盾,但都未能成功。在一个深夜,李建成邀请李世民喝酒,结果李世民突然吐血,引发了在场人们的惊恐。这一事件,被人猜测为李建成投毒,试图害死李世民。
李渊得知此事后,深感不安。他觉得有必要与李世民好好谈谈了。他召李世民进宫,向他讲述了汉景帝刘启的弟弟刘武的故事,暗示李世民应该懂得避让,回到洛阳,将洛阳以东作为自己的领地。然而,李世民听后痛哭流涕,因为他知道,历史上刘武离开长安后,直到母亲去世也无法返回京城。
这实际上是李渊面对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之间的矛盾所提出的通过分治天下而加以解决的方案。李渊的三个儿子对父亲的提议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李世民保持沉默,没有表达异议;太子李建成则坚决反对,认为让李世民返回洛阳就如同放虎归山;而齐王李元吉更是强硬,主张立即除掉李世民。但李渊极力反对李元吉的主张。
这时,李建成和李元吉试图收买李世民的部将尉迟敬德,结果未能成功。随后,李建成打算除掉尉迟敬德也未能得手。李元吉又向李渊诬告尉迟敬德,幸亏李世民出面相救,才化解了此次危机。这更加深了尉迟敬德对李世民的忠诚。
后来,李建成笼络李渊身边的妃子,通过妃子向李渊吹枕边风,说了很多李世民的坏话,这引发了李渊对李世民的误解和不满。最终,局势对李世民越来越不利,他既无法返回洛阳,也无法离开长安。哥哥和弟弟的敌视,父亲的疑虑和失望,仿佛把李世民逼到了墙角,让他退无可退。
这便引发了后来的玄武门之变。在这场政变中,李世民成功地夺取了皇位,成为了唐朝的第二位皇帝。
为什么李世民能够在玄武门之变中成功?
有人说,唐朝的大半个天下都是李世民打下的,由于过往的巨大战功,使得他更有威望,更能赢得人心。然而,仅凭这些因素是远远不够的。
应该说,李世民之所以能在玄武门之变中获得成功,是因为他有坚实的权力基础,而这巨大的权力正是李渊授予他的。李渊封他为天策上将,可以独立开府,可以拥有自己的班底。李世民拥有这么大的权力,再加上自己过往的战功,使他更有机会将朝廷内外的实力人物吸纳到自己的周围,在关键的时候助他一臂之力。这是玄武门之变能够成功的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众所周知,握有权力的李世民对太子李建成构成了显而易见的威胁。那么,一生做事深谋远虑的李渊,为什么一方面立李建成为太子,一方面又授予李世民那么大的权力?
这种复杂局面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实际上源自李渊的个人考量,也是为了平衡太子的权力。
在古代封建社会,即便是血缘关系最为亲近的父子,他们之间的纽带也往往不及对皇权的重视。
当时,李渊身边的高官显贵,包括各位大臣和宰相等文官,多数是由李建成推荐上位的,他们与李建成的关系自然非同一般。如果李渊再将军事大权交予李建成,那么自己的帝位就可能面临不小的风险。
为了维护自己的皇权,李渊选择将兵权授予了李世民,以此来平衡太子的势力。然而,李渊没有预料到的是,李世民不仅拥有雄才大略,更是通过发动玄武门之变,改写了自己的命运,而李渊也因此被迫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