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旬的建阳,凉风习习,外国语新校区的门口却与往日不同,“城关村携手子易行教育首期父母公益讲座”就要在这里最漂亮的会堂举行了。
爱学习的家长们陆陆续续到齐,现在的人都很忙,能把宝贵的时间花费到学习上的家长都是智慧的家长。
担当这次会议主持的是子易行建阳区的校长廖老师,她让大家一起跟她做一个动作,两手握紧,拳头与拳头对碰,你会发现,用的力越大,拳头越疼;把一只握紧拳头的手张开变成手掌,结果完全不同,用的力再大,反而握得越紧。
这就是教子智慧,你对待孩子的方式和态度不同,得到的反馈也完全不同。用拳头的效果会一下很明显,但往往两败俱伤;当换成手掌的时候,你能更好的感受到对方拳头的力度,也就多了一层包容与理解。这何尝不是人与人交往的智慧呢?
外国语学校林校长的开篇致辞,绝对是这次家庭教育讲座的点睛之笔:
很多职业需要持证上岗,唯有中国的父母不需要,我们赚再多的钱也不能抵偿孩子教育上的失败,我们不断督促孩子要学习成长,而忽视了自己的成长。有关他的教育智慧,请关注《智者如林》这篇文章。
今天请来家庭教育导师是有着10几多年儿童心理一线工作经验的郑茗月老师。她为我们解读:孩子专注力问题背后的真相。
您的孩子有没有以下的现象呢?
“课堂上,老师在讲课,孩子切橡皮切得无比投入;
写字时,写着写着,笔停在半空,开始愣神;
写作业,写几个字,就玩玩铅笔,玩玩橡皮;
一到学习的时候,就一会儿上个厕所,一会儿喝口水;
一有点声音,就被吸引,不再听老师讲课;
老师提醒孩子听讲,坚持5分钟,又去找别的同学说话。”
在场的父母好像看到了孩子的影子一样,不断的重复到:“是呀,我的孩子就是这样的?”
“郑老师,你有办法解决这样的问题吗?”可爱的家长们你一言我一语,谈起自己的孩子,总是充满了深深的爱与期待,他们总想着孩子能突然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那么这些行为真的是专注力问题吗?
“孩子有喜欢做的事情吗?”郑老师用互动的讲课方式带着家长们一起思考与成长。
“有呀!玩电子游戏的时候,不用我们叫,一玩就是好几个小时。”这个回答得到得到到场家长们的集体认同。
大家对专注力的理解还停留在做一件事情可以持续停留多久的时间上。
这其实是一种概念上的误区,而忽视了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是有能力上的差异的。
注意力表现出的四种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这是衡量一个人注意力好坏的标志。
一组科学的数据:儿童注意力的稳定性持续的时间。
5―6岁:约为10-15分钟;
7-10岁:约为15-20分钟;
10-12岁时:约为25-30分钟;
12岁以上能超过30分钟。
你还会以你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吗?
所谓的“专注力问题行为”的实质是什么?
孩子不能把精神集中在当时当下的学习任务上!这才是家长和老师关心的问题!
每个孩子都爱玩游戏,因为游戏有一个很好的反馈机制,通过奖赏,升级,通关的方式不断的调整孩子的注意力。
这就可以说明很多孩子的注意力问题可能是我们家长或者他所成长的环境造成的,要想孩子的注意力问题得到缓解和改变,我们必须要改变我们错误的反馈方式。
什么样的反馈是积极有效的反馈呢?
找到原因,对症下药!郑老师给出了几条解决方案,家长们格外认真,用笔刷刷刷的记录着。
“当孩子专注做事情(学习以外的也包括)时,不打扰;
需要孩子转移注意力对象时,情绪平和,少语言,多动作,在前一个事情的结束节点温馨提醒;
学习环境少一些干扰物;
学习以外的时间、空间不唠叨学习。”
学习要与正向情绪建立链接:
“玩耍和学习不对立:学习以外的时间、空间不唠叨学习;玩耍时能有痛快玩耍的感觉;
学习上三多一少:多鼓励,多理解,多支持,少指责;
尊重孩子在学习上的独立自主的权利、选择的权利,不同的成长阶段,孩子的心理营养得到满足,才会更健康的进入下一个阶段。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土壤,教育孩子从来都是一场自我修行!”
为什么要学习?其实是在提升对自我的认知。
有果必有因,通过这次讲座,家长们更加明白,孩子出现的问题,恰恰是自身问题的结果反馈。
教子之道,易于行!
一堂讲座无法解决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遇到的所有问题。
学习本身是一个持续的事情,关键是让我们更好的行动起来!
最后听听子易行教育创始人之一的朱老师是怎么说的吧:
感谢家长们的到来,虽然今天是公益讲座,但大家花费了自己宝贵的时间,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社会,时间是有成本的,所以感谢自己在2017.11.12下午把我们宝贵的时间投到了学习上。
世界上有两个投资不会让你破产,一个是慈善,一个是学习。
今天可以说有两件喜事:
第一件是城关村携手子易行教育开了首场父母讲座;
第二件,遇见了我高中的老师,也就是现在外国语的校长林老师,一样是我心目中的智者;
人生真是一场遇见!你越追求积极向上的东西,你的世界就越真、越善、越美!
今天的父母课堂是我们子易行“行文化”中的一站。
大家发现城市的距离在缩短,我们与孩子的距离却在拉长。我们发现越来越不懂孩子,为什么生活好了,孩子却难管了。
孩子的专注力问题是孩子本身的问题,还是我们的问题呢?我想今天大家已经找到一个比较明确的答案。
教育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父母教育。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自我教育,这也就是现在为什么要强调“终身学习”。
子易行教育坚持要做有底色的教育。
什么是底色的教育?
学科教育, 做人教育 ,父母教育,这是我们致力服务的方向。
这也是子易行LOGO 的三基色所要表达的寓意。大家知道自然界所有丰富多彩的颜色都由这三基色演变而来,而把握好教育的底色,也是通过我们与学校家长一起努力,让孩子呈现一个更丰富多彩的人生。
教子之道,易于行!
父母教育,你我携手,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