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文艺的东西为什么能那么流行?很简单,作者懂个鸵鸟,以为写得很文艺,读者懂个飞机,觉得看着挺文艺,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在冥冥之中产生共鸣:没想到,原来自己辣么忧郁,辣么深情,辣么文艺,怎么以前就没发现呢?
浅白且顺口,言之却无物,是伪文艺句子之所以伪文艺的原因。以下面这段话为例:
你说: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
可我:林深时雾起,海蓝时浪涌,梦醒时夜续。不见鹿,不见鲸,也不见你。
终于:鹿踏雾而来,鲸随浪涌起,余生终遇见你。
为什么说这段话是伪文艺呢?很简单,作者不懂得欣赏诗歌,没有基本的文学审美,曲解原诗的含义,可能对古诗词的断句也不会。
短短几段话,均由“林深时见鹿”一句拓展而成。而这句话脱胎于李白的“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那么问题来了:
1、为何要将“树深时见鹿”改为“林深时见鹿”?显然,作者基本的古诗词鉴赏水平不够,不能体会到“树深”的美,认为用“林”字更为文艺。按如此逻辑,作者可能更难以理解“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美,甚至会认为为何不用“落叶”代替“木叶”呢?
2、“树深时见鹿”的意思是,在树林深处,时常有鹿出没,其断句应当是“树深/时见鹿”。而“林深时见鹿”,根据后文“林深时雾起,海蓝时浪涌”来看,其断句应当是“林深时/见鹿”。而其意思,好吧,我竟然无法根据这个断句说出它的意思......
3、“林深时见鹿”以后的句子,全都是凭借对“树深时见鹿”的错误赏析而硬凑的,不仅毫无美感,基本逻辑也有硬伤,比如,海有不蓝的吗?鲸一定要等海蓝才能见到吗?那海本来就是蓝的,是否意味着随时都能见到鲸?而如果是此意,后文的句子又不成立。
4、最后的落脚点又是“你”。我的重点是“又”,这说明类似的句式真的泛滥到想吐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类句子集大成者应该是冯唐,其“春风十里不如你”席卷整个网络,而后各种跟风之作频频出现,硬凑瞎编。
以上纯属吐槽,并无他意,若有误伤,还请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