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中秋国庆双节长假,没有随人流出行堵堵堵,但也不能闲着,恰巧看到女神袁老师的7天读书会运营课程,毫不犹豫的报名了。
之所以会被这个课程吸引,主要是因为工作原因,一方面目前在公司里有组织每月一期的读书或分享会,到目前已经进行到第5期了,虽然有时大家的参与度还不错,但总感觉太传统,基本就是一个人讲,其他人参与讨论一下。不管是对于组织者的我来说还是分享人,都没有进行过专业的培训,或者说没有参加过一些读书会,所以,我很想知道,有趣又有料的读书会,应该是什么样的?怎么做才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接下来,进入第一天的学习回顾:
一、学习方式
早8:00直播听课+互动
晚21:00直播在线体验
早上8:00前,收到队长和太阳姐的提醒信息,睁开朦胧的双眼,我只想说,没睡够,我还想再睡会儿,但还是调整状态准备听课,然后,听着听着人就清醒了。
晚上的体验,我没有露脸也没有露音,但是能感受到一种激烈的氛围,一点不输现场。
二、我的收获
回想第一天的课程:
印象最深的:
一个词——创新
一句话——缘起性空,说实话,没有理解,但是我记住了一件物、或者说一个场景——搭积木,大致的意思是说一些重要条件的改变可以导致事物性质的改变,再和创新去联系,我的理解----对现有资源、条件、流程等等进行不同的组合,即可以产生创新,从操作步骤来讲,就是分解--重组--新的可能,放到读书会的组织中来说,我们可以考虑:
1.一场读书会举办的要素有哪些?
2.读书会现场有哪些物品?
3.要素可以如何创新?物品可以如何组合?
袁老师在课程中举了一个例子:书籍+纸杯+便利贴可以怎么组合呢?我当时想到的是将书中的经典语句写在便利贴上,贴在杯子上,其他同学有更多丰富有趣的想法,比如每个人用便签纸写下一个数字,揉成一个小纸团,放在杯子里抽签,抽到哪个数字就读哪一页书,哇,我怎么没想到?这样一来,不就活用了现场物料,大家更有参与感了吗?袁老师又在此基础上引导了一些后续的现场玩法,比如学员间的链接,等等。
这是课程的收获,再到晚上的线上体验,我想用一个词来形容我的感受----激烈,现场以抢答的方式进行体验,采用关联法来进行发言人间的衔接,这样一来,每个参与的人都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专注、思考、反应快、精炼表达,当然,还需要勇气和胆量,这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而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聆听和思考,对自己书中的内容也会有更深刻的体会,和延展知识的吸收,同时还能收获多本有价值的书单,可谓一举多得。
最后反应过来,这个假期,踏上的不是一列悠闲的绿皮火车,而是一列飞奔而行的高铁,大脑飞驰,高速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