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正悄悄发生一场革命》学习体会18
今天是我参加勇气读书会后的第63天,阅读了魏忠教授的《教育正悄悄发生一场革命》的第四章《此案,彼岸》的第10—12节。
4.10 教材即社会,一书一世界
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杜威的学生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他们说得都对,在教材这件事情上的具体表现,就是“教材即社会,一书一世界”。
教科书和教材是知识的高度浓缩,是权威的和官方的经典,这点上中西的认同没有什么大的区别,然而具体的理解却是有很大的不同。
一书一世界,每本书在我看来都是一个有生命的东西,因此即使是很多学校会提供给学生免费使用的机会,很多学生还会买一本,留在身边。与网络不同,书本的体系性是经过时间的考验的,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当作教科书的材料的,书中的材料的选择是精挑细选的,重要的知识点是形成逻辑链的,我完全可以把这本教科书当作工具,弄不懂的东西能够马上进入书中的世界、进入到人类历史、进而进入真实的世界。
一书一世界,教科书是现实世界的映射,更加收敛的价值体系映射到教科书上就是教科书稳定的基础知识,而现实世界的丰富多彩,是由教科书的丰富涵盖以及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所体现的。
平板技术的发展、社交媒体的进步,电子书的出现,也同样改变着中美的教育。美国不仅校园是没有围墙的,其知识体系和沟通体系也是没有围墙的,这就造成了美国的校园信息化非常务实和简单、社会化。
4.11 美国人的教育聚焦
教育是社会的一部分,不改变社会的环境,教育的成功只能是短视和急功近利的。当然,美国教育的评估标准和中国有很大不同,不评估精英和单科竞赛,只评估落队的孩子,这样对于社会更有意义。通过考察美国教育的聚焦点,我们也许能得到一些启示:
1.教育问题不是出在学校本身,解决教育问题应该至少着眼于社区、经济和社会以及大的时代背景,形成顺势的办法。
2.学生的评估,从社会学角度上更加重要的是,“少让一个孩子落队”比培养精英更加重要;教师层面,选拔所谓名师,还不如切实地提高落后教师的技能,应该更着重新技术在评估中的使用,要注意评估的指向和教师培训效率。
3.学校机制方面,应该尽量发挥市场的作用,尽量发挥合作教育的优势。
4.密切注意教育的全球化和人口社会经济因素,不要站在教育里面看教育,那样,技巧性的教育并不能解决结构性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
4.12 大数据与中美教育的“均”与“衡”
中美两国对于数学竞赛的态度和传统,代表了中西方典型的对于教育均衡的不同看法。西方注重于“衡”,中国注重于“均”,换句话说,中国的均衡教育的基点是“中庸”:不患寡而患不均;西方的均衡基点是“制衡”,在基本和基础公平的基础上,倡导个性。
随着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国的教育均衡也出现一些变化,逐渐从高考独木桥走向了多元的评价和选拔体制。然而,有几个问题值得关注和警觉:
1.在教育导向上,选拔精英和培养社会有用的人,还深深地植入中国人的脑海,个性化、教育继续以及教育本身就是“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没有得到重视,在这个导向的基础上,无论如何改变高考、中考制度,也难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现象。中国人重视“均”,不重视“衡”,在培养大量标准化人才的同时,伤害了真正的“创新的天才”,也造就了大量“失败的考生”,事实上中国传统的等级、平等和中庸思想,阻碍了教育的改革。
2.在底线的公平上,也由于中国文化片面强调“人上人”和一致的统一,造成了事实上教育基线无休止的抬高。美国高考的SAT数学,几乎是中国初中二年级的水平,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美国的有些很好的高中生数学都学习了微积分以及大学课程,比较低的底线有利于个性的学生在基础教育的阶段得到自由的发展。而中国统一的高考制度不仅不得不造成难题、偏题怪题的出现,更重要的是在学习最黄金的年龄把学生的思维大幅度地固化。印度教育家苏迦特2012年获得联合国教育大奖,他说:“在大数据时代,阅读、搜索和辨别真伪是未来教育的重点”,而中国的高考改革,一直在类似“语文还是英语的权重”的低层面中徘徊。
3.“政府抓公平、教育主体趋向个性”是国际教育的趋势。中国教育管得过死和过多,造成了教育应用的单一化,也就没有教育大数据的发展。学校自主性和独立性的缺失,也就没有可能和机会参与到大数据的应用。
教育是社会的一部分,由于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中西方在教育评估标准和教育理念上都存在差异。西方注重于“衡”,中国注重于“均”,中国的均衡教育的基点是“中庸”:不患寡而患不均;西方的均衡基点是“制衡”,在基本和基础公平的基础上,倡导个性。我觉得中国教育最应该做的是要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大力营造一个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大刀阔斧地进行教育改革,重视素质教育,真正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我国教育和经济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