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美国女作家Emily做了个演讲。她花五年时间去研究学习积极心理学,访问几百人,读许多关于心理、神经科学、哲学的书。她说,她找到了人生意义的四大支柱:归属感、目的、超然,以及讲故事。
在此不得不重温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有关于人的五大需求理论,或说需求金字塔:生理、安全、社会、尊重、自我实现。这五个层次,由低向高排序,层层递进。只有较低级的需求被满足以后,较高层的需求才能成为优势需要和驱动行为的动力。
我在网上找到一张图,相当形象,不妨借鉴一下:
猪八戒好吃好色,就像人的第一层生理需求:空气、食物、睡眠。
沙僧只想能够安稳地到达西天,就像人的第二层需求:安全。
白龙马是因为唐僧需要有个座骑,就像人的第三层社会需求。
唐僧不用说,一直是倍受尊重的师父角色,就像人的第四层尊重需求。
孙悟空无所不能,不吃不喝也能长生不老,于是特别需要自我实现,即人的第五层需求。
但马斯洛在晚年时,又提出:最高需求,应当是超越人类个体和自我实现,理性与无我。
(二)
回顾一年多来,我们双十家长读书会共读书目《正面管教》、《非暴力沟通》、《由内而外的教养》、《游戏力》、《新家庭如何塑造人》。我发觉,这里面的共性不少,或者说,有些理论,其实是相通的。
人生追根究底,是“只追求活得快乐”与还是“活得有意义”,这两者之间的选择题。
现代人在客观上,生活水平远高于前几十年,但为何产生越来越多的抑郁症患者?心理疾病越发得多起来?
因为社会文化主流教导我们要追寻快乐,而非有意义。这就好比已经满足了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的前两层,基本物质需求得以满足以后,开始寻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快乐,是一种舒服自在的,在当下感觉很好的状态。
但是快乐来来去,像多巴胺,峰值有高有低,不可能总在同一线上。当快乐过去后,很容易陷入空虚、孤独、沮丧与焦虑。
只追求快乐,常会有“人生,难道就这样而已吗?”的疑思。
很多年前,我与一帮同学聊天。已经不记得什么原因,有位男同学提及:女生还是不要读太多的书。我已经忘记自己当时是怎样回答他这个看法了。
不过,我想一定是因为读书比较多的女生,更有自己的想法,更注重精神性价值需求,而令这位男生感觉不好“应付”的缘故吧。
美国心里学家马丁·赛里格曼说:意义来自归属感,致力于超越自我之外的事物,以及从内在发展出最好的自己。
有人生意义的人,在学校及职场中的表现都较好,甚至活得更久。
92岁的英国女王,在她昨日的圣诞致辞中提到:信仰、家庭和友谊,是她认为人生中永恒的主题,也是给她带来慰藉与心安的源泉。
寻找意义,才是更让人满足的道路。
(三)
在很多书中,都提及归属感与价值感,Emily也不例外。
她说,归属感是人生意义的重要来源,是一种你与他人在本质上彼此是否处于相互珍惜的关系中。换句话说,你与家人、朋友间获得的”爱”的联结。这种存在于与人共处的时光中的归属感,是可以选择与他人培养的。
在八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本中,就提到作为“社会人”的三个基本社会关系:血缘、地缘、业缘。就血缘关系来讲,萨提亚就明确提出,一个人在相对完善的家庭系统中,至少有三顶角色帽子:成人、父母、孩子。
自我角色定位清晰,才可能有相对良性的归属感。可惜,现在很多家庭包括社会,把孩子们的归属感给剥夺了,于是,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少年,之后是“问题”青年、中年,然后是“问题”老年。就像不少文章都提及:不是老年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
庆幸的是,我们国家已经开始重视家庭教育。在路上,现在都可以看到这样提倡“家国情怀”的宣传牌。
(四)
今天书房来了位丹麦的小伙子,他刚刚高中毕业,现在属于Gap Year “间隔年”,会在厦门呆三个月学汉语,明年才要进入大学学习。
我问他:你是否考虑过人生意义这个问题?有没有找到答案呢?
他说:这是个很难的问题,如果在我30岁时问,或许我会找到答案。我的经历还如此的短暂,我认为需要持续地去寻找,甚至于有可能一辈子都找不到最终的答案。但我不会停止寻找的步伐,就像我现在来中国旅行游走,也是在看今后我是从事文化相关的工作,还是别的方面的职业。
的确,生活如此多姿,我们的需求都在不断地变化,哪能在生命初初开始的十几年,就能那么轻易地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呢?重要的,是愿意去寻找,以及享受这段行程。
如我自己,如今40来岁了,也将将明确接下来的人生之路呢。
Emily说,人生意义的第二大支柱是“目的”。初听以为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做事情的目标什么的。然而,她的提法比较不同:你能给予什么,而不是你需要什么。目的是让你有活下去的意义,让你有向前的驱动力。就如父母的目的,是养育好我们的孩子。
我的理解是受与授的另一种说法,不是掌心向上的索取,而是手心向下的给予。
以己所能、助人的能力,从而获得快乐。在服务于他人的过程中,因为感受到有意义,愉悦感才会产生。这也是为何出自本心的自愿服务团体,会如此蓬勃发展的原因吧。
(五)
Emily说人生的第三大支柱是:超然。超脱日常生活的喧嚣扰攘,自我感正在消退,你会感到和更高的现实产生联结。有人的“超然”来自工作、学习、欣赏艺术,或在教堂等宗教环境中产生的。
像我在写作时,很容易会进入一种“忘我”状态。我想这就是“超然”,或一时的“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状态吧。
那是在萨提亚的理论中,提及的颇具”灵性”的状态。
不少心理咨询师,包括李萍妹老师在内,也都建议我们,每天可以给自己一段时间,可能只是需要睡前的那么5-10分钟,盘腿打个座,或者冥想一番,无关信仰,而是不错的关爱到自己的方式。
这或许也可以是一种人为创造“超然”状态的方式。
(六)
Emily说人生的第四大支柱是:讲故事。
我深以为然。讲故事,先要知道如何讲好自己的故事,才懂得如何与人交流,毕竟我们每一天,非特殊情况下,不管你愿意与否,总要与他人打交道。而让他人认识自己,或者说培养归属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就是讲故事的能力。
你的人生,不只是一连串的事件。用你的人生经历,创造一个故事,即使你被现实所限,仍可编辑、诠释、重新述说你的故事。
Emily举了个例子:一位足球运动员因打球不慎伤了腿,瘫痪了。刚开始,他总说:你看,我以前多风光,可是现在呢?
后来他转换了想法:在我瘫痪前,我的生活没有任何意义,只知道泡吧撩妹。但是我现在知道了自己的人生意义:服务于他人。
于是他开始给青少年做辅导,助人而后悦己,他感觉自己完满了。
这让我联想到“吸引力法则”。目的导向不同,即愿景不同,自然会影响到行动,结果呈现就不同。
(七)
Emily用了五年多,去专注研究,得出人生不只是追求快乐,而在于活得有意义的结论。
我貌似只用了一两个小时,整理出这篇文章。然而,这其实是用我近40年有记忆以来的人生经历在做背书。
在我们家的哲学少年,提出“人为何要学习与人存在的意义”之后,我方才开始认真关注起这个问题。
说实在有些晚,但幸好在这个过程中,我找到了自己下半辈子想做的事情,并且越来越清晰。不能不说是一桩幸事呢!
人生起起落落。我们如果保持觉察,在状态不好时,能够常常“转念一想”,懂得用“好”的替换“不好”的,虽然不能成为完美之人,但成之为完满的人,至少是很可以期待的呢。
在2018年快要过去的时候,用这篇文来表达自己过去一年中,关注最多的一个层面。
感谢给予我支持与帮助的朋友们。
新年要幸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