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人那狗》观后感
《那山那人那狗》是一部极具温情的影片,整部影片的叙事格调是徐缓而清然的,就像那山间默默流淌的溪流,就像我们现在一日一日过着的平淡日子,就像影片中父与子之间偶尔的交谈以及静寂的沉默。一帧帧平淡的画面,一句句简单的对白或独白,通过荧幕的剪辑组装,叙述这样一个简单平淡却有足够温暖的故事,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温暖在我们的心间。
那山水――纯朴自然的湘西山村,秀美如画
镜头下的湘西山村是极美的,随处可见蓝天白云绿草鲜花,那整片整片连绵不绝的绿总是郁郁葱葱的,散发着勃勃的生机;那田野上大片大片的油菜花,黄澄澄的,像一个个穿着舞衣的山间精灵在微风的轻拂下摇摆舞姿;那花草间劳作的侗族少女皎好的脸庞上总是带着轻快明丽的笑容,洋溢着青春的热烈,自然的气息;那风中总是传来少女们清亮的歌声,在风之信使的传递下带来若有若无的情意,和着鼻尖若有若无的花香,总让人感到些许醉意,想要微醺于其间……
整个山整个水,都是原始的自然之手雕琢下的那个山那个水,那么自然,那么朴实,而这山这水养育下的山村居民,就如同这山这水一般,自然而纯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依山而居,傍水而筑,食山间之瓜果,饮林间之清泉,没有城市的花里胡哨,没有市井的灯红酒绿,有的只是那样朴实艰辛的生存,那样自然而然的生活。这一切的一切都像极了沈从文笔下的那个湘西世界,如画般秀美清丽,如酒般香醇清冽,如诗般情意绵绵。
那父子――两相静默的父子亲情,深厚无言
影片叙事的主线其实就是二人的父子情,以儿子接替父亲成为邮递员,父亲担心儿子第一次不熟悉路途而陪同儿子一起前往作为故事的开头,而后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叙述整个旅途的过程,间或穿插以父亲和儿子的各自回忆,以及加上儿子在这段旅途中的独白,从而更加凸显细节,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
在这段儿子首次送信的途中,父子二人由先前的隔阂与陌生慢慢变得理解和亲近。影片的开头,从儿子与父亲、母亲的互动以及交谈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父子二人间的生疏与陌生,这儿子是不大亲近父亲的,甚至显得有些敬畏疏离,而老弱的父亲对此有着淡淡的感伤却又无可奈何。起初我们并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有这怎样的前因,而后通过他们在途中的回忆,我们才渐渐晓得,由于父亲的工作性质,使得他长年累月一直奔波在这条邮路上,以致很久才会回一次家。而过少的陪伴,使得渐渐长大的儿子对父亲充满了隔阂,甚至因为心疼母亲的缘故,对父亲有着一丝丝的怨怪,所以每到父亲回家,儿子总是偷偷的躲出去玩,直到很晚才回家。如此的相处模式导致父子二人总是缺乏交流,然而身为父亲的尊严以及难以言说的深沉爱意,总是使得父亲无法向儿子说出道歉,或者说向儿子请求原谅,于是父子之间就这样越走越远,隔阂渐深。
可是在这趟共同送信的途中,儿子清楚地看到父亲与这条邮路上村民间的深厚感情,看到父亲这几十年的坚守与付出,看到父亲在工作中所经历的那一重重困难,他开始慢慢理解父亲,开始慢慢接纳父亲,一直以来的心结就这样被打开,十几年隔阂所筑起的坚冰就这样被融化,父子之间长久以来的隔阂就这样得以被消解……我们可以从儿子的独白中渐渐看到儿子的转变,父亲可以从儿子的语言态度中渐渐感受到儿子对自己的接纳,淡淡的温情就这样细细流淌。
其实这是很多中国父子的普遍写照,相较于一直絮絮叨叨嘘寒问暖的母爱,父爱总是显得要不大善于表达,大多数的父爱总是无言的,如山一般,总是那样默然静立,虽无言却深沉如海,厚重如山。
那邮路――坚持不懈的数年坚守,爱与责任
这是一条全靠人力运输的邮路,没有所谓的邮车,也没有平坦的大路,只能靠着人力背着装有百姓信件的沉重包裹,一步步地登桥涉水,一日日地翻山越岭,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经年累月,不惧风雨,不畏艰难,带着对妻子和儿子的愧疚,为着是自己心中的那一份责任,还有那舍不开抛不掉的山村居民情,为了每一封要寄出的信都能及时地送往村外,为了每一封要送到的信都能如期地送到居民的手中……那一封封信里不仅仅传递着寄收双方的浓浓情意,还承载着负责传递信件的邮递员(父亲)心中暗藏着的爱与责任。
在这条邮路上,还有一个特殊的邮递员――老二,它是一只狗,一只忠诚的狗,它没有众人承认的邮递员的身份,只是以一个邮递员随行者的姿态,陪伴在父亲的身边,与父亲一同往来在这崎岖的邮路道途中,它清楚这条路上每一步要走的路,它识得这一路上的人事物,它甚至会在风将信件吹起时,奋力奔跑,只为衔住那被风吹走的信件,让信件不至丢失。几十年来,他一直陪伴在父亲的身边,跟随着父亲一起寄件收件送件,然后当父亲老去,儿子接班时,它继续守候在儿子的身边,同儿子一起传送信件,继续坚守在这条邮路上。
一代人的坚守,父子两代的传承,老去的是人,不变的是对这山村,对这邮路,对这淳朴的人们所不灭的爱与责任。
这是一部近乎“平静”的电影,没有怎样宏大的叙事与场面,反而带着东方特有的“意境美”,让所有的矛盾都在静默中消解,在清新而缓慢的叙事中,轻轻的,静静的,荡涤着人们的精神,温暖着人们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