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对这一共用实践的描述有两个关键词,分别在下面两个句子当中:
a. 此共用实践的目的是向更高层管理者提供对过程的适当可视性;
b. 这些评审有助于确保对策划和实施过程能做出有远见和卓识的决策。
没错,就是“可视性”和“决策”。
因此,这一实践能否做好,其一是看项目组给更高层领导展示项目组的“可视性”做得怎么样,能不能让领导可以无障碍又快速地了解项目的状态;其二就是看清楚项目状态的领导对项目做出的决策是否“有远见和卓识”。
同时,领导的决策是对“策划和实施过程”的决策,并不是领导们通常所做的技术决策或管理决策。
所以,参加的领导也不是随便的哪个领导,而是“对过程提供方针和总体指导的”。
也就是说,那些对组织的软件体系一无所知的领导,并不适合承担完成本共用实践的角色。他们参加了评审,做出的决策也不会是针对“策划和实施过程的”,因此也不能作为本实践的证据支撑。
一些GJB5000A标准的评价员们认为,标准实施的关键在于中层领导。是的,高层管理者不大可能经常对项目“策划和实施的过程”进行评审,而且他们对软件过程体系的了解也不一定很深入,所以过程进行得好坏的决策,只能更多地落在中层管理者身上。
这或许就是“标准实施在中层”的原因吧。
既然中层管理者这么重要,如果她不懂标准,也不重视标准的实施和推广,那该怎么办?
【他山之石】
在管理术语当中有这样一个名词,叫向上管理。“向上管理”的概念是这样的:管理是一个双向的动态过程,员工并不是只能接受老板的管理,还能主动采取行动,对老板施加影响,进行向上管理,把老板变成合作伙伴,实现双赢。
如果遇到上面所说的那种中层领导,就要看我们的向上管理做得够不够好。
向上管理可以分为3个层面:印象管理、社会交换、期望管理。
印象管理,简单来说就是在你要影响的中层领导面前留下好印象,而印象营造,也正来自于参考权与专家权的发挥:注意自己的待人处世态度,用个人特质和魅力来影响她;为任何场合做好万全准备,用软件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来说服她,让领导看见你的表现,相信你的能力,这就是印象管理。
社会交换,简单来说就是要懂得知恩图报的道理。如果你所做的过程改进可以为领导创造有利的价值(如降低软件在大型试验中的故障率、提高软件生产率等),主管便可能对标准实施和推广更感兴趣,并逐渐重视起来,同时也会多给你表现机会,以升职、加薪等。
期望管理,就是要让自己的工作满足领导的期望。但是,要“管理”领导的期望,首先就要了解领导的期望标准,设法调整他的期望,就能营造对自己更有利的工作环境。
例如,制订过程改进目标时,不要把目标订得过高。因为一旦这个目标在领导心里有了预期,而结果却又无法达到的话,就会让领导大失所望,从而对你的工作失去信心。
做好了向上管理,将会是做好本共用实践的有益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