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古有刘备三顾茅庐得诸葛亮出山辅佐奠定三足鼎立之势,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今有两弹一星功臣们筚路蓝缕,勇于创新,开拓中国尖端科技一片天,袁隆平院士终身致力于研究杂交水稻,最终研制并推广亩产极高的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贡献。可以看出,人才是推动事业向前,促成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当前中国转入高质量发展的阶段下,我们更要重视引人才、用人才、育人才,聚天下之英才而用之,建设我们富强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
要千方百计引人才,形成人才汇聚的磁力场。吸引力不足,高层次急需的人才引不来,现有的优秀人才留不住,是人才引进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在“外增动力”上下功夫,筑巢引凤,腾笼换鸟,营造出人才愿意来、待得住的良好环境。要出台人才相关配套政策、建立合理的工作创新激励机制,形成“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知识保护”的理念和氛围,对待人才要有诚意,用真挚的感情关心人才;给予人才能够发挥自身本领的相应条件和环境,委以重任以伟大的事业凝聚人才;人才的待遇也要跟得上,合适的待遇是人才能留得住的根本;要构建更加完善的人才保障体系,用心用情优化服务,做好人才施展才华、干事创业的后勤保障。
要不拘一格用人才,形成人才涌流的活力泉。“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全面深入推进人才强国战略,让不拘一格“用”人才的理念得以充分发扬和落地是治国理政的关键。选人用人是事业发展的根本、关键、基础。在中国人的观念中,从隋朝创立科举制开始,考试一直是国家选才和单位用人的最佳方式,是所有考察方法中相对公平的一种。在当今社会,几乎在各行各业的选拔人才过程中,都将考试当做一种重要的选拔手段,“逢进必考”成了维护选人用人的公平性和正当性的原则。但是考试选拔也有缺点,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因此要因材施用、用人所长,在评价方式、评价标准和评价程序上要“不拘一格”,要用内行人来评价内行人,实行差别化评价,结合工作实际,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工作性质的人细分评价标准。要不拘一格敢用人才,需要我们在使用人才上要敢于放手,给人才撑腰,给人才搭桥开路,把急难险重的任务交给有闯劲的新人去做,敢于把人才放在创新发展的战场上,让他们在实践中锤炼本领、磨砺意志,充分发挥作用。
要创芝兰之室育人才,形成人才成长的温馨园。目前,我国各行各业普遍缺乏高尖端人才,没有高端人才创新发展如无根之萍,但人才培养不是一蹴而就,更不能揠苗助长,需要久久为功,这就需要挖掘和培养本土人才,充分发挥国家和社会的人才培养能力。培育人才,提供成长的沃土是根本,要在基础教育、技能培训、实践研究等方面下功夫,人才的培养要与实际的需求相结合,注重加强与数字经济及乡村振兴等当前国家重点发展任务,紧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性经济带发展机遇,精准施教、按需施教,提高其服务技能和水平,致力于培养出一批科学、精准、高效的人才,深化人才发展培养机制改革,丰富多种人才培养的形式,促进人才能力水平的提升,反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伟大的时代是英才辈出的沃土,伟大的事业需要无数的人才去开创,身处两个一百年交汇之际,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渴望人才的力量。我们要聚天下之英才而用之,不断做好做优人才政策,搭建人才干事创业的平台,营造全社会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氛围,夯实人才培育沃土,将人才力量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