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人》这是一本自传,讲的是美国时代周刊的创始人亨利·卢斯的一生。亨利·卢斯是传媒行业的颠覆者。他成立的时代公司,就是现在全球最大传媒集团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前世。”
《出版人》一书讲述出版人亨利·卢斯的一生。他的破坏式创新为他找到了出路,他找到了五个方面的创新:文体的创新,观念的创新,更新频率的创新,筛选机制的创新,对技术的跟随(我什么写着一句话呢)(我为什么写这一句话)。这本书主要为罗辑思维找到了他们真正的创业跑道方向——知识服务。
第一个括号是没有刻意在意这些词的,心里想的和写出来的不一样了。第二个括号呢是因为看了第一个括号里的内容写错了,漏掉了一个“为”,写错了一个字“这”,我心里想的和写出来的多做了一个刻意动作,就会比较符合了。也可以回来再看这句话,再修改,我自己要记住的是心里想要表达的和通过文字写出来不可能百分百符合,所以要看第二遍。
你看,这本书我介绍地虽然简短但是并没有给予“读者”想看这本书的吸引力,你没有组织好文字,用词不够风趣漂亮,思路不清晰。
我想看这本书呢,是我想了解罗辑思维是怎么按照这本书提供的方法去做「得到」所有的产品,我就是好奇,这本书到底怎么启发了罗胖。
我的写作可以看出没有逻辑(你明白逻辑这两个字吗,还没有明白就用了这个词),从哪里看出呢?我用词时并没有想太多比如:我上面用到了“给予”这个动词,“读者”这两个是我写完整句话后回来再看这段话才加上的。
「逻辑」这两个字,我也不能具体口诉出来,它到底是什么。我只能给你举个例子给你自己体会,比如:我问你吃了饭吗?你说我要睡觉了。这对话就是没有逻辑。
「逻辑」两字,我百度了一下好多个意义。狭义逻辑:逻辑既指思维的规律,也指研究思维规律的学科即逻辑学。广义逻辑:逻辑泛指规律,包括思维规律和客观规律。我哪懂啊,我不懂,看了两三遍我也不懂。我也谷歌了,维基百科上全是英文,我能知道的是,逻辑分了四种形式:非正式逻辑,正式逻辑,符号逻辑,数理逻辑。我也不知道翻译对否。不过我都没懂。
最后看到了一句比较懂的:逻辑就是事情的因果规律。我写了很多话都是有果没有因的,那么多“果”在一起,没有“因”也就乱了。
「思维」也看了这个词的意思,我的天,不是一下子花了半个钟就能看懂的,不懂,也太抽象了。思维技巧有26种之多,每一个都可以细细研究。要把「思维」两个字弄懂,弄清晰,得花点时间。
我在看「逻辑」和「思维」的解释时,那么多,我内心希望有人来告诉我这是什么,告诉我具体的。我也想着去听公开课也许会更了解。
生活中还有什么事其实很简单,可你就是没有做到?想想看究竟是因为什么?而后再琢磨一下,“有没有办法突破?”
生活中对待很多小事有时很随意 ,这是很简单的事,可就是没有做到耐心对待,比如:我用了家里钥匙开了门,我就随意放在某个位置了,不管它了,也许过了几天我要出门了,钥匙我就不知道放哪了,就花时间找,也许一天也找不到,就会耽误了自己那天的计划和心情。由于我不认真对待“钥匙”,用了就“丢”的感觉,所以“钥匙”也不会认真对待你。做了每一件小事都要尽量为它多思考,如果我经常把钥匙放在了平时固定的位置,我需要它时,就自然而然拿到了。还有比如:我拿了份实习协议报告,我就不能把它随便乱放,我得用心去放在自己可以找到的位置来,下次我要用了我就记得了,不会浪费我的时间和精力去找它。简单来说,认真对待一只笔、一本书、一串钥匙、一副眼镜、一件衣服、手机……,它们就不会找你麻烦,不然你麻烦可大了。
这故事发生在我家,前年我爸把车钥匙忘了放哪,着急找了许久也没找到,搞了一身情绪,你都能闻到,没办法了,只能把车拖走,弄进4S店配过钥匙,从镇上拖到市里也够呛的,关键那天还有事,你看吧那么不认真对待这“钥匙”迟早有一天给你带来麻烦的,哪来的因就有哪来的果。
有没有办法突破这样的事,只有认清楚了这样的事,思想上彻底改变了,自己才会有正确的行动。
这还是写给自己看的,对于他(她)人还是没启动作用,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现在还没有回去看第二遍,没有修改,没有站在我是读者角度来写的。
”伸手党“的属性与特质都有哪些?你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伸手党“倾向极为严重?为了”再也不做伸手党“,你必须纠正的行为习惯是什么?这样的问题留给我,内心感受是知道这些有什么用,就还是希望别人给我答案那种,自己不动手,我就看热闹的那人,所以成长也跟你没关系。
但是,但是,我愿意相信李笑来老师。
「伸手党」百度给了几个解释我喜欢这条解释:任何问题都想经过他人直接获得答案而不自己搜索。对呀,我就是这种人,虽然有时我不是,大部分我都是,就是愿意等待别人给我答案,然后我就很愿意相信,太多问题了自己也会放弃。别人的答案也是经过自己探索得来的,你为什么不试着探索呢,怕麻烦吗?觉得浪费时间不值得吗?怕探索了找不到答案又给自己添了烦恼?得回答问题了,「伸手党」属性:依赖性强,不主动,特质:自己不主动思考,希望得到别人的思考结果。我在浮躁没有耐心又想快点完成某些事时,我伸手的倾向极为严重(这不够具体),快点给我吧,给我吧,求你了,大哥。纠正的行为习惯就是每次伸手前要刻意问自己,你确定谷歌、百度都给不了你答案?概念性的问题一定可以找到解释的,无需让人帮,只是每个人看了理解不同。还有可以说“你伸手了你就废人”。
无戒第二期写作训练营第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