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个朋友问我是多少岁才明白了自己这辈子应该干什么。
我告诉他,三十二岁吧。也不是想清楚了自己该做什么,而是想清楚了该怎么做。
可能人这一辈子都要去思考自己该做什么。但却应该先想清楚自己该怎么做。
01
三十几岁过后很多人把之前的人生看着是一种积累。我在三十岁之前也储存了很多东西,无论在专业的深入研究,还是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包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虽然谈不上优秀,但这些东西都在一步一步显得越来越高级。可是我现在不认为这是积累。至少我不认为我是为了积累而积累。
记得二十来岁的时候,我依然很喜欢学习,并且经常挑灯夜战。很多次为了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迅速补充自己专业性漏洞。因此而得到了积累。
那是2007年的事情了,那时还在深圳一家职业培训学校当培训师。一个月收入也就二千来元。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他们工厂里面要做一台服务器,问了很多人都解决不了。希望我能帮忙。拿着电话,我迅速思考了几秒。第一,我不懂服务器的逻辑;第二应该利润很高;第三我需要时间。于是我给对方直言,没问题。要价2000相当于我一个月的工资,对方直接答应。然后我告诉他,这两天很忙,两天过后来处理。不过要先付定金,好准备东西。对方依然果断答应。
当天晚上,我在自己的床边,给同事借了一台笔记本,三台电脑,就开始了试运行。连续两天晚上的艰苦奋战,第三天清晨五点,测试成功,八点上战场,下午三点左右收工。那天我给自己买了一包好烟,人生中第一包自己花钱的中华。然后睡了个长觉,差不多一天一夜。
类似于这样的经历我还有很多。三十岁左右的时候我给自己做过一次总结,任何市场上主流的软件,我几乎都会,有些甚至很精通。我听遍了以陈安之、翟鸿燊、曾仕强等为首的老师的光碟。包括现在主流的樊登,罗胖。书籍也是在家里堆得到处都是。我还有两个中书协的书法老师,一个美术老师,一个吉他老师,一个咏春师傅。我做过培训,进过国企,做个职业经理人,创过业。偶有人谈及到我的经历和知识面我也会小有骄傲,直到总结的那一天,我才发现,纵然自己知识面如此丰富,却一事无成。
所以今天我把这些拿出来说,一点没有骄傲的意思。在知乎上,我依然有大部分问题不知道如何回答,在书店里几乎所有的书都没看过。
三十岁之前的累积,根本不是以累积为目的地累积,每一个积累,都是试图想走捷径,而且奢望自己少年得志,一举成名。现在想想也是荒唐。
02
虽然现在明白了这个道理,但我还是想告诉那些正处于试图走捷径的年轻人。不要以为你知道了自己不是为了积累而积累,就能试图改变这一点。捷径是推动你向前的主要动力,也许到最后并没有什么结果。
只是社会上充斥着很多年轻有为的故事,所以会有大多数青年前去效仿。然而那些反复被歌颂的少年得志,与社会绝大多数人之间的比例,事实上是少之又少。就好像韩寒,让多少年轻人为自己的早年辍学找到了借口。然而却没有一个人能与他的成就相比。因为大多数的年轻人,并没有找到他成就背后的关键因素。
同时还有很多年轻人在一举成名过后销声匿迹。也许他已经挣的蓬勃满银,但毕竟做不到基业长青。只是抓住了一个机遇,或者说切中了某一个市场需求。
还有一点更为重要。那就是,你所积累的众多专业知识,在你能够达到真正成就这条路上,不见得就能起到关键的作用。也就是说,哪怕你选择了一个非常优秀的行业,哪怕你找准了一个非常有前景的目标,但依然不见得就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人们在炒股的时候,总是会探讨哪一只股票好了一直不好。然而,却有很多人,无论他买了多好的股票。也不见得能赚到钱。纵观股票市场,没有来哪一只股票,是只有跌没有升的。
所以说重点不是你买哪一只。而是怎么买,什么时候买。
03
人们常说没有做不好的事,只有做不好事的人。现实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向我们证明真理真的很简单。
就好像我之所以一事无成,是因为我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认真地做过一件事情。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但是我却用了30几年才想明白。我不知道这算长还是算不长。但我知道,也有人一辈子都没想明白。而你问及他的时候他都会说懂了。
有少数人也属于那部分一直就懂的人,这种人真的能很快取得成就且持之以恒。很明显我不是那种人,前面提到的韩寒也许就是。他一直不断的坚持写作,从写作文的时候就开始了。当他在班上说出不参加高考,要用稿费来养活自己的时候,全班人都笑了。笑他无知也好,笑他幼稚也好。但他却选择了一条看似与大多数人价值观相逆的曲径。
在嘲笑声中,大多数人会去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值得,而不是意识到,行动大过于选择。后来韩寒选择了开拉力赛,选择了拍电影。我在想如果他选择做生意也应该会有比较不错的成就。因为他取得成就的原因并不是选择了什么 ,而是骨子里那份坚持和执着。
04
不得不承认大多数人骨子里并没有那份与生俱来的坚持,就好像是挡在众人面前的一扇玻璃,我们总是能透过玻璃看到对面的风景,幻想自己就在风景之中,却触手不及。只有等到你用力将玻璃击碎过后,才能真正地体会到身在其中。
其实站在玻璃里面看世界的人更多。为什么去不到玻璃外面,那是因为玻璃的过于透明让人们不觉得自己身处在这渺小的束缚之中,所以安然地享受这生活。而当有一天你恍然大悟,自己所拥有的世界如此之小,才会主动去思考,是不是要把玻璃打碎。
当你决心要这么干的时候,又会被干这件本身所牵绊。因为你会发现坚持本身也并不容易。于是人们往往会重新思考,或许不击碎它也没什么不好,依然可以安然自得。只有那些有强烈压迫感的人,并且这种压迫感大过于坚持本身给他带来的痛苦。才能真正地击破束缚,走向光明。
记住是走向光明,并不是说就拥有了光明。就好像很多人所理解的“苦海无涯,回头是岸”一样,回头你就可到了岩,但你想到岸上,那还有一段距离。
所以你可以选择一条路走向岸。同时你怎么就知道这条路远不远,你怎么知道这条路弯不弯。所以我们应该明白的是,只要知道在路上,那就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一直走。而不是一味地思考该走哪条路。只要在路上,走点弯路又何妨。
作者:空仁先生,分享职场干货,走过才明白什么是荆棘,错过才懂得什么是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