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所有文字起源于四个不相邻的发源地。
1,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字
2,古埃及的圣书字
3,甲骨文
4,中美洲的玛雅字
而西文字体是,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字与古埃及的圣书字,两者结合产生的,然后经过一系列的发展,才有了现在的西文字体。
公元前100年—4世纪,罗马石刻体
文字大多雕刻在建筑上,以罗马石刻体为代表。工匠们在雕刻的时候给字母加上了优美的装饰线,这就是衬线的起源。所以衬线体可以表现,古典、优雅、庄严的感觉。
代表这个时期的文字的建筑是图拉真柱,字库中也有一款与之对应的字体叫 Trajan,因为当时还没有出现小写字母,所以这款字体只有大写字母。看一下这个字体的E和E和F,是不是明显比G和H窄,而且窄很多。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字符宽差别很大的典型的不等宽字体,也叫古风字体。,
由于图拉真字体起源很早,而且是贵族的专属文字,看上去也很优雅,所以古风字体,也能够表现优雅,贵族气质,以及历史的厚重感。
像这种古风结构的字体还有很多,无衬线体有 Futura,Avant Garde。
4世纪—5世纪,安色尔体
4世纪—5世纪,出现了一种曲线状的手写体,叫安色尔体。字库中也有一款与之对应的字体 Hammer Unzial,但是因为其字体专属气势太强,不适合一般的设计。
8世纪—9世纪,加洛林小写体
公元八世纪到九世纪,为了书写更快,出现了加洛林小写体。至今仍然保存的是用它写的圣经。字库中也有一款与之对应的字体 Caralina,但是也由于专属气质太强,所以不建议使用。
12世纪—14世纪,哥特体
十二世纪到十四世纪,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字体,叫哥特体,其特点是,字宽大,黑度大,而且有棱有角。德国一直沿用哥特体到18世纪。
14世纪—15世纪,文艺复习衬线体
十四世纪到十五世纪,又出现了衬线体,叫文艺复兴衬线。最典型的就是,一个叫加拉蒙的人设计的字体 Garamond。他设计的这款字体,笔画宽度有细微的差别,但是看起来都差不多。横竖笔画对比度不大。显得古典优雅,而且非常美观,适合长期大量的阅读。
同类型的字体还有,Bembo,Sabon
16世纪—17世纪,巴洛克衬线体
十六世纪到十七世纪,社会上出现了一种叫,巴洛克风格,追求豪华,浮夸。这个时候的字体也体现了这种风格,称之为巴洛克衬线体。其文字主要用刻刀雕刻在建筑上,所以,之前文艺复兴衬线体那种优雅的曲线,改成了笔直的短细线,拥有很强的装饰风格。
这个时期的代表字体有 Caslon,Galliard
18世纪,古典主义字体
到了十八世纪,印刷业出现了字号系统,古典主义文字风格也随之出现,其文字的特点是笔画工整,对比度强,有极细线。
这个时期的代表性字体有,Didot,波多尼(这个还不知道是什么字体)
同时期的英国出现了手写体,笔画连贯、流畅、飘逸。
1800年—2000年
公元1800年到两千年,陆续出现了粗衬线、无衬线、包豪斯、装饰风格,其中至今仍应用比较广泛的是,粗衬线和无衬线。
粗衬线体给人年轻、运动、时尚的感觉,其代表字体是 Baskerville。很多匡威的设计都是运用了这个字体。
无衬线体,最著名的就是庞大的字体家族 Helvetica,无衬线体大致分为普通无衬线,几何无衬线,带手工感的无衬线。
Avanti Garde 几何无衬线体
Frutiger 手工感无衬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