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重庆校友读书会
“读书、分享、践行、成长”
--------------------------------------------
《稀缺》读书笔记 by Maggie
稀缺,一种每个人都经历过的,或者正在经历的东西。是否很抽象?我感觉自己语言是那么地匮乏,说不清楚自己到底稀缺些什么。对了,匮乏,吴伯凡老师说稀缺,其实就是一种匮乏,只是翻译上的区别,认为匮乏更贴切。仿佛如此。
一、稀缺会带来什么影响?
作者认为稀缺能让人得到专注红利,但同时,使人产生管窥心理,抑制人们关注其他也应该关注的东西,令人们忽略原本很重要的其他事物。管窥负担就是指因没有对管窥心态的成本与收益进行评估而产生的心智负担与不利影响。这点很感同身受,记得读书会“共读一本书”活动有一次共读《拿破仑传》,那个月时间较为稀缺,一直到截止日期的最后一个半小时都没开始写读书笔记。然后,夜深人静,强迫自己在一个半小时内完成,最终,用了半个小时构思,一个小时不到完成了接近2000字的读书笔记。效率很高,专注红利很高,对吧?晚上11、12点也没有其他需要关注的事,仿佛只有专注红利,没有管窥带来的负面影响。可其实不是这样的。
稀缺会自动俘获我们的大脑,而我们不自知。如果一个人同时在做几件事情,节省了时间的同时可能会出现问题。而且,钱的问题会永远纠缠着穷人,而时间问题则会永远烦扰着忙碌之人。书中多个实验都证明,稀缺会导致人的认识能力下降,削弱分析、判断、逻辑推理能力,执行控制力下降。稀缺会造成带宽负担,导致智力下降。当然,稀缺并不是唯一增加带宽负担的事物,其他如夫妻吵架等也对大脑造成负担。可这些争执、压力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在任何时间发生,而稀缺不同—金钱问题会永远缠着穷人,时间问题会永远缠着忙碌的人。稀缺会让人变笨,更加冲动。所有人一旦深陷贫穷,其有效带宽都会变窄。我们不得不在流体智力和执行控制力被减弱的情况下,依靠更为有限的脑力去勉强度日。生活,就这样变得举步维艰起来。
我想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看书写笔记,时间应该是充裕的,可由于我希望把时间节约出来干许多其他的事情,就把写笔记这件事安排到了最后时刻。可最后一个星期都时不时会想起笔记的事,此事绝对地占据了我的带宽,从而让我变笨,可能其他事情并没做好。其实只有完成了自己应该完成的那件事之后,才有一种被解放了的自由感觉。
那么反过来想,那些财务自由的人,带宽已被解放,那么就更少有心智负担,工作效率反而可以更高。小米的雷军团队是一群早就财务自由的人,巴菲特希望给哈撒韦公司找个有钱人作接班人,谷歌也有意找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接班……
二、贫穷和忙碌如何让带宽变窄?
稀缺会引发权衡式思维,要想从做权衡的苦差事中解脱出来,需要的是余闲。比如,高收入的购物者不记账的比例是普通人的两倍多,因为他们不差钱。余闲不是可以预留的空间,而是空间原本就充裕而产生的副产品。余闲,使人们低效利用时间、金钱,但同时,犯错时,它也可以提供周转的空间和失败的空间。稀缺不仅意味着人们没有失误的空间,也意味着人们更有可能会出现失误。亨利梭罗说,“一个人的富有程度,与他所能舍弃之物的数量成正比。穷人是金钱价值方面的专家,需求的压力始终存在于穷人心中,挥之不去,从而造就了他们自身的内化尺度。穷人的借贷为什么会让穷人解决了眼前的问题后,滚雪球般地让他们老是在借钱还利息,日子越过越苦?借用与稀缺同时存在。明天的稀缺注定无法像今天的稀缺一样俘获你的注意力。“现实偏见”会让穷人将未来的利益作为代价,过高地估计即刻的利益。稀缺造成了穷人的短视,无法规划未来。穷人最不能持之以恒地服药,作家长时更加不称职,因为他们缺乏金钱和带宽。所以,只有改变心态,才是人们逃离稀缺陷阱的唯一希望。
三、如何从稀缺走向富足?
由于贫穷是最引人注目的一种稀缺,书中大量篇幅都是围绕贫穷展开。由于穷人不仅缺钱,还缺带宽,所以作者认为只教穷人技能是行不通的,受教育者不能做到专心致志。施格尔认为可以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遵从经验法则。比如教穷人财务课程,枯燥的理论是只能让人望文生畏,继而怯步的,此时如果运用生动的经验法则,讲讲具体的事例,就可以为穷人节约带宽。所以,带宽是可以通过调整适当的帮助方式来进行构建的。
稀缺陷阱的出现源于不断的救火和管窥心态,“管子”视野外潜藏着需要付出的巨大成本。如能对此改变,就能改变贫穷的逻辑根源。比如,可以全新定义扶贫政策,不仅当作长期项目来对待,关键还在于方法。1、改变不稳定的雇佣关系、收入;2、创建失业保险类的保障机制;3、向穷人提供能构建起储蓄余闲的金融产品。马拉维的一个现金补助项目显示,现金支持能为低收入成员减少40%的心理负担。公司内部的EHS管理,其实就是一种预防,防止爆炸等意外事故的发生,而不是等到事故发生再去解决。这种预防救火的行为可以换来心灵上的平静,获得带宽,避免代价高昂的错误。对教育、医疗、财务、子女养育问题要综合起来看,而任一项有了行之有效的帮助政策,就能释放带宽,提高智商,强化自我控制力,提高思维清晰度,甚至改善睡眠质量。睡眠质量的重要性,相信大家都有体会。
说完贫穷,那么,时间稀缺的问题如何解决?作者也提到了史蒂芬柯维提出的—重要而不紧急的事,做到重视这个层面,那就是解决之道。余闲是必须有的,且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所以时间表不能太满。MBA组织行为学老师上课时讲到一个案例,贴切地展示了稀缺造成的恶果。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不久后发生爆炸,7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当时正在遥远的犹他州观看电视直播的两个人对这一结果并不感到意外。这两人都是为航天飞机设计、制造固态燃料火箭助推器的莫顿-瑟奥科尔公司的高级工程师一个名叫罗杰·博伊斯乔利,另一个是他的顶头上司鲍勃·埃比林。博伊斯乔利清楚地知道该航天飞机使用的O型圈遇冷会由于热胀冷缩现象而变得坚硬,从而产生缝隙,进而导致助推器燃料泄漏。可这次发射已经推迟了几次,宇航局希望能尽快发射,因为整个国家殷切期待,可同时表示其也不会不听火箭设计者的意见而强行发射。可瑟奥科尔公司高管为了取悦航天局,为了满足人们的期待,为了不再延迟发射—这就是时间稀缺带来的管窥,不顾博伊斯乔利的强烈反对,依然决定发射,造成了这个悲剧。悲剧就是由管窥心态所引发的,而这种关联具有紧密的逻辑关系。
所以,我们需要对余闲进行明确的管理,确保余闲的存在。公司里的“懒蚂蚁”往往就是会思考,拥有余闲,所以能够更加有效率的员工。真正有效率的劳动者,不会整天马不停蹄地工作,而是闲庭信步般轻松愉悦地处理事务。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有效的带宽最大化,而非将工作的小时数最大化,要进行能量管理。
简而言之,要对稀缺进行防御,拥有余闲,把重要的事情拉入“管子”视野中。
Maggie
2017.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