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确立明确、清晰的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所有的努力都是无意义的,且容易陷入空虚状态(即不知道要干什么、该干什么)。有了明确、清晰的目标,构建实现框架后,每一个当下要做的事情是明确的,要得到什么样的效果、做到什么样的程度也是明确的。而对于每一件事情,是否有必要做(指选择是否放弃),要得到什么样的效果,也都是明确的。
第二,目标必须是“真”的。“知”和“行”本就是合一的,自己的“心”,即操作系统要追求那个目标,否则,不付诸行动,目标再美好也没有意义。要确保目标为“真”,唯一之途,就是使那个目标成为自己的“刚需”,即实现不了就死了,必须实现!
第三,持续不断地迈向目标。每个时间段,每个当下,都要向目标迈进。不管那一步是大是小,只要迈进一步,都更接近目标一步。只要持续,与目标间的距离必定越来越短,最终必将到达。
第四,清除障碍,缺啥补啥。在迈向目标的路上,必定会遇到障碍,为了继续前进,必需清除掉障碍。而障碍源自于残缺,要清除障碍,就要缺啥补啥。当残缺补上时,障碍不再存在,自然继续迈进。
第五,持续。补残缺时,如果半途而废,残缺将依然存在,障碍也依然存在,不管付出多少时间和精力,也只能停滞!因此,要想向目标继续迈进,就要补足残缺,而要补足残缺,就要持续性补,直至补足。可以选择一个,也可以选择多个,但一定要确保每个的持续,因此,任务量不能超出自己的精力极限。对于残缺,一个一个地补,专注于手头选择的缺口,持续性地补,补足为止,绝不半途而废。需时再长,需精力再多,也要持续下去,直到搞定。因不搞定,逃避它,残缺也不因你的逃避而消失,而是恒然存在,障碍也就恒然存在,你就无法前进!因此,不管需要多少时间和精力,都要付出,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就业后,缺很多专业知识,致使一堆的项目都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但补任何一个残缺,都至少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自己总是“嫌”慢,“等不及”,遇阻则放弃,换另一个,结果,整整11年,一无所成!如果选择“补”,再多的缺也补完了!实际上,补残缺时的积累,具有复利效应,真正所需的时间和精力,远没有当初预料的那么多,但起步阶段(比如3 ~ 5年),在复利效应的作用甚微时,确实很“慢”,这时要耐住性子,一步一步坚定的走下去。如果嫌“慢”而停止前进,那就不是“慢”了,而是“停”!
核心思想:确立清晰、明确的目标,持续不断地向目标迈进,缺啥补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