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继续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这本书中的每条建议都是针对老师在实际工作中的困难或者困惑提出的,非常具有指导性和研究性,其中的很多建议既是我茶余饭后的思索,也是指导我实际教学工作的“圣经”。在这里,我想聊一聊第十五条建议:理解新教材是课堂学习的一个阶段。
书中提到:了解,还不等于知道,了解了什么,还不是有了这方面的知识。要有牢固的知识,必须进行理解。
是啊,一个老师花几分钟讲完新知识点后往往马上开始讲下一个知识点,而没有给学生足够多的思考新教材的时间,这样虽然学生表面上已经懂了,但其实他与新知识没有产生任何联系,更不要说将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书中举的一个理解新教材的例子我认为非常好,对教师尤其是对新教师有很大的启发。
教师讲述了俄国农民1861年摆脱农奴制依附关系的历史后,为了使学生理解新教材,提出了一些问题:如果沙皇政府不解放农奴,俄国农业经济会沿着什么道路发展? 1861年以前俄国工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相互关系如何?这种关系在农奴解放后的表现如何? 1861年以后是什么继续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农业经济中的封建残余甚至在1861年改革后仍继续存在的原因是什么?
提出这些问题之后,学生真正的学习就开始了,有的同学试图运用刚刚学过的知识解答问题,有的同学人带着问题去有目的性地查看教科书,有的同学针对以上问题积极展开讨论,不管学生采取哪种方式解答问题,其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理解新知识、复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的过程,而真正理解了的知识才是自己的知识。
作为老师,你不要觉得理解新教材的过程会浪费课堂的时间,相反,这是一种提高课堂效率、形成良性循环的方式。就像书中所说:每堂课抽出的理解新教材的时间越多,学生为理解新教材付出的脑力劳动就越有成效,学生做家庭作业需要的时间就越少,下一节课用于检查家庭作业的时间也越少,而留下来供讲解新教材的时间也就越多。
所以,理解新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阶段,一个性价比极高的必要阶段。
我认为这个理论对于我的教学非常具有指导性,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普遍不集中,这个时候如果讲解新教材的阶段进行地太快的话,学生有可能完全没有学到新知识,为了“把课堂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学习真正在发生”,老师很有必要停下来让学生参与到理解新知识的课堂小测验中去,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这个小测验可以以游戏的方式进行,也可以像例子中所说的那样以提问题的方式进行,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注意力得到了集中,新教材、新知识也能够掌握理解,真正做到了“堂堂清”。
感谢苏霍姆林斯基给历代老师们带来的这些切实可行的指导性建议,让老师们虽不处在同一时代,不在同一地域,却因为“教育”这一命题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