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选择《美的历史》这样一本书,大概是因为在刘老师介绍美学提及这本书的时候说到书中对于美并没有界定,而是就同如果让牛或者马进行艺术创作,那么结果也大抵是牛头马面的道理一样。美没有界定、并非绝对和颠扑不破。这样的一种美学解释触动了我,所以选择她作为我这个月阅读的第一本书。
作者Umberto Eco更是牛人一枚,百科全书一样的存在。而译者的翻译本身充满了古典美,读这样一本书,没有晦涩的说教,更像是倾听娓娓道来的关于美的故事。
古希腊人审美理想是从《伊利亚特》中的海伦之美展开。希腊杰作的主要特征是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当然,物体之美不仅仅是一种感官的愉悦(尤其视觉和听觉),表现物体之美的因素不只是感官感觉的层面,另外一些特质主要需有“心”眼而非肉眼去感受。萨福曾说过,你爱的就是美的。美丽者站在我们眼前的时候是美丽的,美而善者则眼前好,永远好。
哲学家眼中的美也有不同的定义。苏格拉底对于美的理解是理想美、精神美、有用或功能的美。柏拉图所描述的美是细节之间的和谐与比例,是光辉壮丽。
阿波罗与戴奥尼索斯这一章到目前为止是最吸引我的一章,因为这里为美赋予了神话的色彩。阿波罗代表着的,是至美即至公,遵守界限,毋骄傲和毋过度。上述四条规则所代表的世界观,正是认为秩序和和谐使混沌有所分限。阿波罗是这个观念的守护神。而戴奥尼索斯是不受羁绊、破坏一切规则的混沌之神。“秩序与节制”,是一种美,即阿波罗式的美(静穆的和谐)诚然不假。但两个相反的神并存也有其道理。戴奥尼索斯之美超越表象,是一种欢喜而危险的美,为理性之反。这扰乱和谐的美久受古典世界和谐之美压抑,一直隐而未彰,却是当代人的一个幽秘又重要的美源。
万物因秩序而存在。美也是一种和谐与比例。苏格拉底以前的古希腊哲学-将世界定义为一个有秩序的整体,他们将世界想成一个形式。而毕达哥拉斯首倡万物源于数字。数学定律即是存在的条件,也是美的条件。这其实很有道理,美是一种比例与和谐。数字和音乐就是这样一种和谐。而建筑的比例,也从希腊神神庙的柱子之间可见。在建筑实践上,比例原则也以象征与神秘形式出现,比如哥特艺术喜用五角形。除此之外,人体之美,宇宙与自然之美,皆印证了赫拉克利特的说法,即和谐不是没有对立,而是对立物之间的平衡。
虽然开卷不过几十页,但书中的配图却在阅读文字之余给了我真正意义艺术之美的冲击。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巴黎圣母院背面的玫瑰窗图,让我想身临其境一窥其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