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休息日,我一个人连续看了两场电影《银河护卫队2》《摔跤吧!爸爸》以及看完了更新的第二季的《欢乐颂》。
仔细想想,把两部电影和电视剧放在一起看很有意思。一部讲的是别听爸爸的话,他说得天花乱坠,也是别有用心;一部讲的是要听爸爸的话,哪怕再苦再累,也是为了你好。
还有一部则是完全与之相反的五美的画风。其中五美之一的樊胜美的剧情打从一开播就一路开了挂似的被虐的体无完肤!
第二季的《欢乐颂》从第3集的一开场,王柏川的妈妈找到了樊胜美。
“伯母您好”四个字话音未落,王柏川妈妈直截了当地打断了樊胜美,一副强势母亲的模样。
“当妈的不求儿子大富大贵,但我希望我儿子能够过得踏实,我也刚刚了解到你的家庭……”
家庭一直是樊胜美无法逃避的软肋,在上一季里,樊胜美的经历,就是一部凤凰女的血泪史。
父女极度重男轻女,樊胜美从工作起,所有的存款都要汇给家里,而她那个不争气的哥哥一旦闯了祸,就要樊胜美来背锅。
“妈,这些年你们把我当卫生纸,天天替我哥擦屁股。他闯祸,他借钱,都是我替他解决。我每个月就这么点钱,马上就要交房租了,我还要给你给我爸寄生活费,我没那么多钱啊。”
没钱交房租?
“我老早就让你住公司宿舍的嘛。”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是女人一生的悲剧。再看看樊家父母投奔女儿的时候,看到了公寓环境好,他们的第一反应是觉得女儿在“作孽”。
“你哥哥嫂嫂连家都回不了了,你住这么高级的房子。”
你看,明明是儿子自己闯了祸,父母却怪女儿住得比儿子好。
在他们的眼里,即便那个儿子再不争气,好歹给樊家生了个孙子。
“你呢,除了这一堆衣服还有什么啊?”
自私,愚昧,索取无度,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像樊胜美这样的姑娘,在婚姻的路上注定无比艰辛;因为谁娶了她,就等于娶了她一家。
樊胜美在第一季说,一个人的家庭就是一个人的宿命;到了第二季,樊胜美说:活得时间越长,就越信命了。
在《摔跤吧!爸爸》影片中,阿米尔·汗化身摔跤手马哈维亚·辛格·珀尕。
饰演一位一直都有着“为印度赢得一枚世界级金牌”的梦想,迫于形势和生存压力放弃摔跤之后,寄希望于生个儿子帮他达成心愿。
不料命运捉弄,哪怕是用了不少民间偏方,辛格还是连续生了四个女儿。
就在他已经准备坦然接受现实的时候,偶然的一次机会发现吉塔、巴比塔姐妹有摔跤天赋——生为女子,把男生打得鼻青脸肿。
于是,辛格逼迫姐妹俩练习摔跤,日复一日从早上五点练到太阳落下,不准她们吃喜欢的零食,狠心剥夺了她们的童年。
为了让姐妹俩能够更好地完成训练,不顾她们的苦苦哀求,把她们的头发剪成了板寸。
这看起来,像极了那些怕孩子输在起跑线,逼他们去少年宫,奥数班,舞蹈室的中国家长。以“为了你好”的名义做出决定,全然不顾孩子的想法。
连“生儿子”也只是出于自私的目的,辛格的想法,与中国传统思维糟粕中的“指望下一代”,简直一模一样。
面对独裁专横的父亲,姐妹俩也做出了反抗,费尽功夫,姐妹俩终于如愿逃出辛格的魔掌,偷偷参加了好友的婚礼。在和新娘子诉苦时,之前一言不发的新娘,却哭着说很羡慕她们能拥有这样的父亲。
因为她的父亲从小就只让她做家务和烧饭,当她一满14岁就匆匆将她嫁给从未见过面的男人,仿佛她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接下来她就要一辈子与扫帚与炉灶相依为命。
直到那一刻我才恍然大悟,姐妹俩不是在医生、教师、公务员这些前途中被父亲逼着去摔跤,而是在成为童养媳前被父亲拯救。
无论是现实中的印度农村,还是影片中的印度农村,女性的地位普遍都不高。她们被简化成子宫,作用只是生殖,为了给家人减负,初潮刚过就得嫁人生子。
在全村人把女儿当成移动子宫来养的时候,辛格想让吉塔、巴比塔姐妹逃脱这种命运,甚至不惜为她们对抗整个世界。
姐妹俩的态度,由抗拒变成了衷心地接纳。与其说是为了夺得冠军,倒不如说是为了与这注定的宿命抗争。
虽然说摔跤地训练艰辛而漫长,但是这是一项能够养活自己的技能,这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行业,这是能够让那些女孩们逃离死神的解药。
其实孩子就像是刚刚被开采的原矿,下一秒能成为什么,完全看选择如何打磨。
好的教育真正的意义,是有个人告诉你,指引你选择某条路,即便最终不会成功,但也不会比以前更糟。
而且人大都懒惰,靠自己的自制力一步一步追求理想别说在十几岁,就是二十几、三十几岁的人也不太容易做到。
因此,一段不断被施加压力以及主动给自己施加压力的时光,在年轻时就显得极为必要。而其中收获到的,没有经历过的人永远不会懂得。
需要童年开始的技艺,都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孩子是不会自己去主动选择的,连草履虫都知道躲避盐水,人天性爱安逸。
再说人都是有期待的,也会不断满足别人的期待。比如在樊胜美的家庭,她妈妈会期待她这个鲤跃龙门的女儿能反过来照料家里。
樊胜美也会尽量地满足她妈妈的期待,这样一家人的互动才会更加和谐,但这种期待是无止境的,或者说得寸进尺的,你永远无法满足一个人对你的所有期待。
樊胜美她家人肯定不会一开始就理所应当的有这么多要求,而是逐渐递进的。当樊胜美给父母寄了第一笔生活费,这件事就成了常态。
最初的满足甚至感动过去后,她的家人就会提出新的要求,希望她能够给哥哥找一个工作。给哥哥找完工作以后,经过不断地试探,她父母又会再进一步,要求她给哥哥垫钱买房子。
也许一开始说的还是垫付,后来索取成为习惯,也就理所应当了;你永远无法满足一个人对你的所有期待。
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伤口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只要没被弄死,总有一天能翻身。
如果你不幸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当命运的车轮把你逼到了墙角,你必须勇敢地站出来反抗。
如果你不阻止它,它就会碾过你的血肉,你的幸福,你的未来;尽孝是一种美德,但如果没有了底线,那就是懦弱。
延伸阅读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育儿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