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找出一篇父亲2014年6月7日发在QQ空间的小文,借今天高考吉日,发出来共享。 按理说,上世纪60年代的高考在改变人生轨迹方面,应该比现在的高考更加意义重大,但当时社会、家庭和亲历者本人的淡定态度,真有些让我不解啊。
我的高考(作者:布服步行)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一年一度的高考今日开始。昨日下午,三五成群的学子或轿车送,或乘出租车,或坐公交,或家长用摩托车、电动车送,纷纷来二中考点熟悉考场,学校门口有交警和保安维持秩序…….情不自禁地勾起了老夫对50年前高考的回忆。
记得那届高三,霍山中学有130多名毕业生,考前一个月分文理科。语文老师劝我学文,数学老师要我学理 ,纠结了几天终于自己决定学文,觉得把握稍大一点。那时对高考好像有点无所谓,考前的“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教育我们笃信不疑,考取了,读书;考砸了,种田。所以基本无压力。县城不设考点,要集中到地区所在地离县城约50公里的六安市考试。于是在高考前一天,我们被拉到了六安,住在六安师范(现皖西学院),也是我们即将参加高考的地方,好像离市内约2公里。乡下孩子没见过世面,很是兴奋,当晚还约了几个同学步行去看了场电影,把第二天就要考试的事根本不放在心上。天气很热,那两天主要以3分钱一根的冰棒为主食,辅之以食堂的番茄鸡蛋汤。
第一堂也是考语文,两段文言(句读,翻译)加一篇作文(读后感——干菜的故事)。文言文有一段记得很清楚,是歌颂唐太宗的,文曰:上与群臣议止盗......上哂之曰....路不拾遗...... 我很快就做完了。作文大打真情实感牌,高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细致描写想象中的灾区人民发现藏在干菜里的咸肉的激动心情,应该得分很高,否则是不会被高校录取的,因为我的历史估计只能得40分左右。
带队的是学校教导主任涂零星,我们问他“哂”是什么字,什么意思,他也不知道。我记得平时翻字典时曾见到过这个字,读什么音忘了,但意思好像是“微笑”。事实证明,全校参加高考的学生,只有我和程宗林蒙对了,他译作“笑着说”,我译作“微笑着说” 。
外语(俄语)和数学都考得自我感觉良好,唯有历史彻底考砸!考完就回家了,回家就开始干农活,和社员一道上下班。心态平和,天天快乐。倒是住在附近的赵炳春同学,隔三差五来我家,邀我催讨录取通知书,信心满满。我心里没有多少把握,很淡定。后来,通知书来了!我和赵同被录取在合肥师范学院,我是中文系,他是外语系。130多人只有13人被高校录取,省内学校较多,只有姚世勋被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理工大学)录取 。
一眨眼,半个世纪过去了。如今的高考,已形成经济。啊,感触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