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间之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
一个人如何对待他的时间,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
郑重是这样一种态度:因恪守本性而知事情轻重缓急,因尽全力无保留而使其事竟成、光阴未曾虚度。
-
要想处理好“远期未来”和“近期未来”,我们可以采用下面两个策略:
- 使远期未来的目标更加具体化、情境化和可实施;
- 降低近期未来中的“非期望行为”的便利性,主动增加挑战的难度。
如何评判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
在分析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花多少精力去做的时候,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评估:一是这件事在当下将给“我”带来的收益大小,这个收益可以是心智、情感层面的,也可以是身体、物质层面的,我称之为“收益值”;二是这项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我称之为“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长的事件,其影响会持续较久。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找到真爱;学会一种有效的思维技巧;与“大牛”进行一场意味深长的谈话。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买一件当季流行的衣服;玩一下午手机游戏;以“扶墙进、扶墙出”的方式吃一顿自助餐。
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练一小时书法;背诵三首诗;读懂哲学著作的一个章节;多重复一组技能练习;认真地回复一封友人的邮件。
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挑起或参与一次网络掐架;漫无目的地刷微博;使用社交软件窥视陌生人的隐私。
林迪效应是指:“对于会自然消亡的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其预期寿命就会缩短一些。而对于不会自然消亡的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则可能意味着更长的预期剩余寿命。”
“心流”(flow)这个由心理学家齐克森米哈里创立的概念已经渐渐为大众所熟知,它是指人全情投入于一件事中的状态。在心流发生时,人心无旁骛、全神贯注,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在这个过程中,人会获得很大的满足感。
2、寻找心中的“巴拿马”
- 决策心理学认为,人在面临选择时,通常会采用“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所谓满意原则,就是人会从自己最熟悉的待选项开始逐一进行考察,如果考察到一个满足内心标准的选项,就会采纳这个选项,余下的选项就废弃了,而并不是对比所有待选项,然后选出其中最好的。
一个人为自己的内心树立什么样的最高目标、设定什么样的价值尺度,反映了他的“格局”。
说到“格局为何”,电影《一代宗师》已经做了很好的回答,即“看自己、看天地、看众生”。我想在此基础上稍做发挥,提出四个层次的格局来,并从“目标”“眼界”“信念”这三个维度来阐释这四个格局——
-
零度格局:盲众(“看不见”)
- 目标:无目标或只是追随当下的潮流。
- 眼界:主要为流行文化,以及身边亲友的观点。
- 信念:以“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等流行文化所潜移默化传递的价值观为典型。实际上这类人并无稳定的信念,很容易被他人诱导和说服,因而经常大喊“毁三观”。
-
一度格局:逐利者(“看自己”)
- 目标:作为精致或粗放的利己主义者,旨在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 眼界:与逐利相关联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对利益机会的洞察,同时兼具比较完整的常识体系。
- 信念:笃信丛林法则,认为每个人都是逐利性动物,且能力越强的人能获得越大的利益。
-
二度格局:理念人(“看天地”)
- 目标:“理念人”(man of ideas),即指为理念而生的人,他们毕生的行动就是追求和捍卫真理。
- 眼界:对某个甚至多个知识领域有非常深入、系统的钻研,并常常能提出极具创造性的观点。
- 信念:真理是美的,人生的价值就在于追寻真理之美,与此相应地,必须保持内心的诚实。这类人的代表人物有维特根斯坦、哥德尔和埃尔德什。
-
三度格局:至善之人(“看众生”)
- 目标:以改良社会、增进人类的福祉为最高目标。
- 眼界:往往对他人有很强的同理心,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现状有深刻的认识,部分人可能同时具有某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兼具理念人的特性。
- 信念:个人对整个社会负有责任,应该努力地去改善世界,减少世界的苦难和不公,部分人可能有坚定的宗教信仰。典型的人物如音乐家、哲学家、医生和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史怀哲。
...
本文地址:http://www.jianshu.com/p/366501d6902e
【本书购买地址】:https://item.jd.com/11900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