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夕阳下,只有影子伴我同行。
直至寂寞深入骨髓,才怀念往日的喧嚣。
刚逃出中国熙熙攘攘人群的裹挟,来到山清水秀修心养性之地,蓦然回首却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在中国唾手可得的资源——“人”。
从没觉得寂寞是这样的可怕。
我相信很多留学生都有同样的感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长此以往就算一切安好,但是孤独就足以让人意志消沉。独处固然生智慧,不过独处的太多也会让人心烦意乱。
孤独其实是一种缺乏人与人之间联结的表现。那么征服孤独的最好方法就是多与外部世界建立连接。当一个人有很多朋友,或者享受一段时光时,孤独感就会烟消云散。孤独本身可能就像黑暗一样并不存在
,只是在缺少阳光时才会呈现出黑暗。
在美国的这段时间里,我觉得抗拒孤独很有效的一种办法就是“没话找话”。这是交朋友,特别是美国朋友很重要的一点。我曾经和我的一个美国朋友聊到为什么国际生很难融入美国人。她说国际生最大的问题不是语言而是心态。很多人不回去和美国人主动交流,一次两次美国人可能觉得很新奇,主动找你说话。但是国际生可能就简单的回答个是或者不是,就不理人家了。长此以往,放着英语流利,文化背景还相同的美国人不一起交流,人家为什么偏偏和你聊。这时候就需要国际生主动去和美国人聊。和本国人一起聊天没话找话可能会觉得很生硬,但是此时国际生的身份变成了一个优势。曾经有另外一个国际生告诉我,她的互助小组的美国人与她提起过我,说Andy不像很多国际生,老是没话找话和我聊。即使整个过程没那么流畅,他们也会很欣赏主动交流的国际生。
没话找话”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对口语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种提高绝非一朝一夕能够达成,而需要量的积累。比起最初的张口结舌,我的口语潜移默化地变得给更流畅了。甚至有的美国人说我说话已经有“美国味”了。这种口语的提高反过来又提高了交流的有效率。
有一个有趣的指标,当一个美国人开始和你聊起他的感情生活时,这时就基本可以判定你们已经很熟悉了。再进一步就是拥抱。在国内,一旦进入青春期就很少有人再拥抱他们了。除了握手,他们要到谈恋爱时才会和另外一个身体有接触。也就是说,他们通常在10来年的时间里,没有身体的亲密接触。但这种需求一直潜藏着,并没有消失。美国人其实也很缺爱,好朋友之间见面都要抱抱来缓解一下“皮肤饥饿症”。在心情不好时,一个拥抱就很有效。拥抱不仅能缓解人心里上的压力,同时也传递出了这样一个信号,“你是被接纳的”,“和你在一起觉得很舒服”。这种被别人需要和认可的感觉是很重要的。从科学角度来看,人在拥抱时会分泌出一种催产素的激素来减轻压力及缓解疼痛。由于在亚洲文化中人们是不习惯给他人拥抱的,所以在刚刚到美国时,很可能会不习惯这种交流情感的方式。不过久而久之就会适应了。甚至时间一长拥抱变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另一个建立连接的方法是多参加活动,参加各种活动。“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这就是所谓的“没事找事”。对于很多活动,只要不反感就可以去大胆尝试。没人会嘲笑初学者,因为每个人都经历过这个阶段。在来美国之前,我从来都没有打过网球,更没有演过音乐剧。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去参加,结果这两项活动给我的感觉是一天之中质量最高的一段时光。经常最后一节课上到一半,就迫不及待的想去打网球。每天训练结束都意犹未尽。孤独不孤独早就忘到九霄云外了。
如果什么活动也不参加,下午3点钟放学就回家不觉得寂寞才怪。参加活动既填补了时间的空白又可以交到朋友。与我相处最好的美国人都是在网球队和剧团认识的。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决定的。仅凭上课有限的交流是比较难建立起非常紧密的关系的。“同门为朋,同志为友”和有相同兴趣的人在一起度过大量的时间,结果一定会交到很好的朋友。
在与人交往时还有一个误区,就是有时我们会推开自己想要的。直到读完《麦田里的守望着》我才意识到这点。故事中的主人公一直想要与他人建立联系,却有意无意的拒人于千里之外。可能有些人的内心深处是很孤独的,不过由于心理学的归因作用而把自己贴上“特立独行”的标签,通过逃避必要的社交来缓解心里的压力。这种归因作用就是把自己的行为合理化的一个过程。当一个人与其他人的连接不足时,他就会用这些标签来麻痹自己。但说到底人还是一种群居动物,需要与他人的交流。人的感觉很多时候是要胜过理性思考的,用真心对别人和仅仅为了利益与人交往之间的不同,另一方是一定能够感觉出来的。
国际生只身一人,远渡重洋已实属不易,如果再找不到归属感,那确实有点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