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喜欢心理学的缘故,我非常信奉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说的: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个环境决定论的观点,我一直深信不疑。甚至幻想着:对于我家的双胞胎儿子,如果我用华生的教育理念,也许可以真的达到古语说的“圣与贤,可驯致”的效果。而且很多的心理学者也说,普通人的智商差别并不大,起决定作用的是教育与环境,或者说后天的努力。
于是,我从三岁半开始,就开始国学启蒙—童蒙养正的熏陶,带着他们读与背《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增广贤文》,《道德经》,《唐诗三百首》,《论语》,《大学》,《中庸》等等国学经典,希望把我过去的遗憾都在他们身上弥补回来,也许很多人会说这样很自私,希望孩子实现自己的理想,也许孩子根本不喜欢。但是我要说,我带孩子学的时候,是专门研究了心理学的潜意识以及儿童成长过程的心理特点理论,而且他们还很喜欢,因为重复多遍,然后背出来,对他们来说是很容易的事情。甚至还经常会在不经意之间蹦出来一些文言锦句。比如:有一次,大儿子数学考试成绩不理想,因为粗心漏了一些题目没做,非常可惜。往后的几天我都会责备他,因为做事情不专心,导致考试漏题。那天,我又提到了。儿子居然站起来愤怒的反驳我:《论语》里面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妈妈,过去的事情,你不能再说了!我当时感觉头脑一片空白,儿子居然懂得引经据典的和我吵架了,连他也学会了学以致用,尽管是在为自己辩解。我只好真诚的和他道歉,还表扬了他。以后,我不断仔细观察,发现两个儿子国学的诵读,在任何环境,条件与情况都相同的状态下,大儿子的国学确实比二儿子强一些,作文也比二儿子写的有意思有内涵一些。
在数学上,我自己教他们奥数,学习了一年,结果也同样很明显,二儿子的数学感觉明显比大儿子强,他最喜欢玩的玩具也是某些成人不太会玩的,比如:魔方和数独。而大儿子最喜欢玩的就是象棋。
在学习英语上,也不例外:大儿子听力确实强一些,二儿子语法与阅读更好一些。
我也曾经努力的通过个人努力去调整他们的学习方法,弥补他们的各自不足,希望能通过这个真实的实验证明华生之前的环境决定论。但是每次各种方式的努力都收效甚微,我最后不得不放弃了。
我禁不住思索:双胞胎两个儿子,我提供的家庭环境以及教育状况基本相同:他们在学校是同一所小学,同一个班,在家里面,全部都是我来辅导功课,我带着他们读国学,学奥数,念英语,为什么他们在参加某辅导机构的数学+英语统一测试,3000多人参加考试,他们一个考了30多名,另一个人考了300多名呢?难道天赋真的差别这么大吗?后天的教育与环境是不是真的在天赋面前变得如此苍白无力?难道真是古人说的:天赋异禀,骨骼清奇,而无所不能吗?天赋与环境以及个人努力到底是什么关系?
记得爱迪生也说过:天才就是99%汗水+1%灵感.但这1%的灵感有时却比99%的汗水更重要。
青年作家卢思浩在他的《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一书中也有关于这个话题精辟的总结:天赋决定你的上限,努力决定你的下限。
也许说到这里,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人生来就是有差别的,首先是天赋的差别,就像我的两个儿子一样;其次是我们出生的家庭环境,父母亲的身份地位,还有对我们的家庭教育,以及对我们成长的助力也是有差别的;最后,是我们自身的努力与不懈的坚持。易经算是中国几千年来历代帝王都一直认同,并且没有焚毁的唯一经典,其它的国学经典都因为治国的策略与推广的思想与当政者不同,都受到过某些帝王的封杀与焚烧。就是易经这样一个传颂千年的群经之首也认为:三分命,七分运。而且易经还强调: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就更加突出了打拼与努力的作用。
我认为:天赋(包括出身)与努力的对于人的命运的影响,就好像我们在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定格在了一个固定的有一定范围和上限下限的格子里面,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宿命格子,但是通过努力或者突破教育和环境的限制,我们可以达到这个宿命格子的上限或者极限。最后,我释然了,也许这就是努力对于命运的影响与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