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钱塘潮古诗七首:中秋三日日欲西,一岁之潮盛今日
中国古人极其智慧,由于江河海水,是大地重要的水源,滋养万物,所以人们研究水,征服水。潮汐是一种自然现象,就是江河海水按照规律涨落。那么在没有外来水源加入的状态下,水依然会增高,形成潮涌和波浪,这种现象,该怎么解释?
当然最简单的方式,是归在未知名的神秘的神上,比如河神海神,这是神的领地。但是这种说法只能骗骗未开化的原始人类,或者不求甚解的人。
汉朝的王充,崇尚道家,但是他没有迷信道家关于神仙的理论,而是从朴素的道家思想入手,观察身边的万物。他对于潮汐的解释,可谓厉害“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大小满损不齐同。”浪涛的兴起,是随着月亮的盈亏而不同,有盛有衰,月亮大小满亏时,潮就更有不同。
当然这种理论未必是他最先观察和提出的,但是作为文字理论,却是全世界头一份文献,记录了中国古人对于潮汐的正确认识。
关于有规律的潮涨潮落,是跟月亮的盈亏相关。
那么到了唐朝,唐朝余道安《海潮图序》一书中说:“潮之涨落,海非增减,盖月之所临,则之往从之”。说的是,潮涨潮落,并非海水有所增减,而是月亮行在海上头,海水随着月亮涨落。
那么就是说,每天的潮汐和月亮相关,大的潮汐由满月引发。唐诗中有,海上明月共潮生。
那么在中国,一年中最壮观的潮汐,是广陵潮和浙江潮,最高潮都出现在农历八月十五左右。
其中广陵潮,是汉魏时代,出现在扬州,那时扬州是扬子江的入海口。但是随着泥沙沉降,到了唐朝,扬州已经成为内陆城市,而代之的则是浙江钱塘的秋潮最为壮观。
满月,月月有,何以钱塘江的八月秋潮最为壮阔呢?
这是天时地利合成之美。
一,天时,天文环境上,是月亮太阳和地球在同一条直线上,引力叠加成最大。在气候上,是此时夏秋两季上流的流水,以奔腾壮阔的姿态入海。而在春天,江河水体没有夏秋这么庞大。
二地利是出海口,呈现喇叭状,当海潮升起倒灌江河时,在退行之时,后浪叠加前浪,形成浪潮进退搏击的巨大的喷发,浪潮可高潮数米,万马奔腾,回旋激射。而此时从海上吹来的东南风,助长了浪潮向海岸江岸扑去的力量,所以潮涌潮回,分外壮观。
“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初唐 · 宋之问《灵隐寺》
在早唐,浙江钱塘潮就有盛名,当然浙江沿海一带都有潮汐。
从这首诗,可以看到,在早唐,中秋时节,看浙江海边或者钱塘江口的潮水,就是一个激荡人心的壮丽旅程。
宋之问这是写在浙江杭州灵隐寺。
站在灵隐寺的庙宇高楼,可以远眺沧海,遥看最壮丽的浙江海潮。
此时是八月中秋,有桂树开满寺院,仿佛那种香气是从月宫中飘落下来的一样。
灵隐寺在唐朝到底是否可以看到大海和海潮呢?这个存疑。
但是这首诗的亮点,恰恰是“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这应该是唐朝人对于浙江临江靠海的一种壮丽描绘。
其中浙江潮被后世多有专用,专门是指得钱塘八月十五左右的秋潮。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
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盛唐 · 孟浩然与颜钱塘登障楼(一作樟亭)望潮作
盛唐时代的孟浩然,43岁在浙江,和颜姓的钱塘地方官,看海潮。
当时已经听到了轰隆百里的潮水的声响,府中的中秋歌舞宴会暂停。
官府中的人们早已经准备好了马匹,一行人兴高采烈骑马奔赴江边,去等待和观看潮水。
这是白天,可以看到天高气爽,秋云清淡,可以看到江海之水,尚还平静快阔。
但是潮流奔涌过来就是另外的奇观了,那高高的浪涛,像叠着雪浪,向岸边滚动扑来,浪花飞处,夹带凉风吹过,还算温暖的海边观潮的地方,就有了被冷湿水汽秋风,卷过的那种如冬天的清寒。
这首诗可以读到什么信息呢?
在孟浩然时代,钱塘看潮,已经是中秋的重要节目,从准备工作看,人们观看钱塘潮,已经是自然的期待和潮流。而且人们早已经掌握了最佳的看潮时间,当听到最初轰隆的巨响时,才出门上江边,因为离真正的潮来还有时间差。
也就是说,这里的人们,看潮成为风俗,且资深到可以把握什么时段最适合看潮。
“浙江悠悠海西绿,惊涛日夜两翻覆。
钱塘郭里看潮人,直至白头看不足。”唐 · 徐凝观浙江涛(一作看潮)
这首诗则写了钱塘本地人对于秋潮的喜爱。
浙江在悠悠的大海的西面,能听到日夜不停的潮生。
但是钱塘人看八月十五左右的潮水,却从不生厌,哪怕从年轻到白发,一年一度看奔腾壮丽的秋潮,是怎么也看不足啊。
一般本地人对于家乡美景司空见怪,反而有种惰性,好的风景,往往舍近求远,近处的风景反而忽视。但是对于钱塘潮,就是本地人都不会忽略。
那么这也是反证了钱塘潮的壮丽恢弘,与众不同,常看常新,可以带给人极其强烈的震撼视听,不能忽视,是钱塘人是浙江人的骄傲。
而钱塘潮是当今全球世界三大潮汐奇观之一,古今都被人喜爱。
“见见之时非是见,见犹离见若为论。
钱塘江上中秋后,风急潮声万马奔。”宋 · 释南雅《见见之时见非是见》
我很不习惯有些宋朝诗词里的神神叨叨。
比如这首诗,仿佛高深莫测。
我摘录这是首诗无他,在宋朝,中秋节后,看钱塘潮是一种风俗和潮流。
也点出了中秋和钱塘潮的时间关系。
中秋节后,钱塘江的潮水开始猛涨,那汹涌的潮水,如同万马奔腾。
反过来看这首并非写的很好的禅师,写的是相思。
我见到你的时候,并非是我心中的你,相聚时候的美好不是高潮。
而我们分开后的想念,才是最真挚深情的关于你。
就像钱塘江上的中秋,到了中秋之后,相思的潮水才会万马奔腾。
不是他的诗好,是我看见这和尚写诗吃力,又不想被别人轻易看破他的思念,才这么的古怪。
但是我很感动。
我爱你,不止是月圆的相守,更是月圆之后,如钱塘潮水一样奔腾的思念。
这倒是将爱升华到一个壮阔无比的高度,连带钱塘潮水也轰轰有情。
“中秋三日日欲西,一岁之潮盛今日。
雪山横亘截江来,巨浪翻空生倏忽。
吴儿当此誇善泅,执炬扬旗徐出没。
旁观奚止动精爽,壮士为之犹股慄。
由来习俗竞兹辰,士女欣然勇相率。
纷纷毕集绕长堤,翠盖成阴何栉密。
邦侯乐众为开筵,歌管凌虚遏云物。
玉堂钜公临右席,宾主交辉映簪绂。
注目应同济川念,赏心仍寓和民术。”北宋 · 韦骧 《八月十八日观潮 》
宋朝八月十八观钱塘潮,已经是盛事风俗。
钱塘秋潮和中秋月亮相关,为什么看潮在宋朝延迟到八月十五呢?
一是,由于太阳月亮和地球连城直线,引发潮水,在中秋节前后,都是观潮的佳期。
二是,人们通过长期观察发现,最狂放的潮水,往往出现在中秋节后的两三天。
三是,在宋朝,已经形成了弄潮项目,为了和中秋节不冲突,往往选择在中秋节后的某日,八月十八,就成了传统的赏潮佳节,在这天出现最强劲海潮的几率多,而人们也有时间为观潮和竞技作准备。
这里写了中秋后的第三天的黄昏,往往是观看潮水的最佳时候。
潮水立面扑卷过来,像一座雪山横在江上,那巨浪是仿佛凭空而生的。
此时吴地健儿纷纷拿着火把气质,驾着船,出没在这汹涌的浪潮里,踏浪。
围观的人都屏住呼吸,看得人胆战心惊。
但是在这里,本地人的竞赛,已经风俗良久,男子女子纷纷前往岸边助阵。
到处都是看潮和看弄潮的人,拥挤的伞改密密麻麻布满江边。
连官员也亲临现场,与民同乐。
“八月十五夜,月色随处好。
不择茅檐与市楼,况我官居似蓬岛。
凤咮堂前野橘香,剑潭桥畔秋荷老。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
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
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景此行那两得。
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 ”北宋 · 苏轼《催试官考较戏作(1072年8月15日)》
30多岁的苏轼正好有三年调到杭州做通判,得以看到了浙江八月十五的秋月和壮观的八月十五海潮。
以他的文笔,写出了钱塘潮之壮丽,壮观天下无。
他的侧重点,依然是在汹涌澎湃的潮水中,踏潮驾船的健儿,红色的旗帜,黑色的旗帜在波涛里明灭,时而被白浪吞没,时而出现。
这种自然的壮丽,和人类征服的勇气,让他震撼。
“海门乍见一线白,江下涛头十丈黄。
数点红旗争出没,千艘飞橹下沧浪。”宋末 · 徐瑞《八月十八日观潮 》
那么到了南宋,钱塘潮另外增加了一个项目,就是水军演戏,更加壮观。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南宋周密《浙江潮》
每年八月,京城会派官员到浙江检阅水军。
有战船数百,分列在岸边,进行列舰演习。战船结成各种队形,还有在船上骑马杨旗的人,在海上如履平地。忽然间,黄色的烟雾升起,都看不到人影了,只听见水中水面,爆出水雷,不断轰鸣,如同山崩地裂。烟雾消散后,只有一艘船,看不到踪迹,原来它就是被设定为敌船的目标船,爆破期货后,虽波沉没。
演习结束后,就是民间的勇士上场了,都披着头发,画着纹身,举着十几面彩旗,迎着巨大的潮水而上,出入浪潮之中,以彩旗在浪潮里上下,而不打湿为技艺。
这就是弄潮儿。
这首南宋的诗也佐证了周密的《浙江潮》的真实。
当海门有一线银白色的潮水,奔腾过来,近处才看到,是十丈大潮,黄白壮观。
而数点红旗就出没在潮水里,一声令发,千艘战船渔船在这样的大潮里主动迎浪。
这些水军,应该就是古代的海军。那大潮里的旗帜,是他们的忠魂。
钱塘潮,是最美的中秋月的延续,是对于团圆和美好的巨大心声,也是守护。
朝代末年的钱塘潮,唤起的是人们内心澎湃的爱家爱国的豪情。
比如苏曼殊有名句“何时归看浙江潮?”
让我们经停月亮引发的秋潮奔涌,那是自然对月亮的回应,那是人心对爱和圆满的期待和守护。
甚至是对家国的守护。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