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感受最真实的场景,体会文字的美妙。
用在这一次的西北之行,受益匪浅。因为去了西北,才想到要看点西北文化的书。近距离的接触,才能感受到西北的戈壁是如此的寸草不生,才能体会绿洲的可贵,才能感受作者笔下的西北文化。
1、
因为疫情的影响,没能去到新疆,感受敦煌与嘉峪关的美,就已经让人挪不开步。由此,手中捧起鞠利的小说《在新疆长大》,更加能够体会满是戈壁滩的西北文化。小时候,大家无忧无虑,知道的世界只有巴掌那么大。
可是出生地始终都是我们人生启航的原点,我们无法抹去。也许这是多少成功人士心理的隐秘,无论是自卑还是自豪,始终不能抹去的只有那一抹乡愁。
小说的主人公沙子,从小就生活在新疆荒原镇的地方,能够感受到的就是荒原镇上的人世变迁。爷爷是烈士,那是他安身立命、引以为傲的家庭出身,母亲是地主出身,却是他难以启齿的隐匿。
60年代伴随着上海青年的支边,因为出身不同,想要活出真实的自己,不能明目张胆地表现,也不能光明正大地拥有受人爱戴的职业。小说中卫天地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没有爱情,不能与自己心爱的女子恋爱结婚。拥有高中毕业的学历,原本可以光明正大地成为老师。可是,不受老师们的待见,孩子们的尊重,虽然老师的知识,也是他教的,但是因为出身不同,备受远离人群之苦。
2、
小时候,我们村里有四个年岁差不多的女孩,一起玩耍,无忧无虑。只要是休息天,就能聚在一起,玩游戏,乐此不疲。
还记得,聚在一起炒土豆丝的情景。大概是十岁左右,某日下午,来到丽丽的家,也不知是谁,应了一声,“大人都不在,还有些肚子饿,要不就炒一盘土豆丝吧。”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开始分工,玲玲在家里,烧饭做菜,已经有模有样了,只有我和倩倩似乎只能干挖土豆、挎皮的事情。
丽丽负责切土豆,第一次干这样的事情,也不知道切土豆丝其实还是蛮讲究的,细一点容易熟,粗一点的,就容易炒糊。
不管怎么说,忙活了几个小时的我们,最终还是将一盘半生不熟的土豆丝下肚了。
那是我第一次和小伙伴们一起做饭、一起吃。回去告诉大人,心里还是美滋滋的,get到一项新技能,怎么着,都要炫耀一下。
3、
长大后的我们,各奔东西,玲玲和我上了大学。丽丽在我们上大学的第一年,完成了人生大事,结婚生子。不同的人生轨迹,让我们渐行渐远,渐渐地中断了往日的联系。
偶尔还是会听到她的消息,十多年后,听说她离婚了。离婚的原因千奇百怪,有人说,丽丽攀上了有钱人;有人说,丽丽嫌弃老公不会挣钱。
前两年听说,她在市里买房了,换车了。回村,开的是奥迪A6,打扮也是异常时髦,不在村里,也许路上遇见,都认不出来了。
不知道她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只知道她不容易,四十岁左右的她,经历这么多,也许是她应得的。
倩倩在外省成了家,听说是老外,只是年纪有些大,可以成为她父亲的年纪,却成了她的婚姻伴侣。
近两年,倩倩在在外地办的地毯加工厂,生意越来越好,产品远销国外。住的是别墅洋房,家里还请了保姆伺候,生意上也是经常出国,飞来飞去已成家常便饭。
四十岁上下的她,今年终于要上了娃娃,接自己母亲伺候月子,是因为不放心月嫂、保姆的活计。
谁知道呢?也许是她挥之不去的远远的乡愁。
玲玲和我一样,大学毕业后,来到不同的城市打拼,然后结婚生子定居下来。偶尔回村,见上一面,彼此打声招呼,更多的时候却是,我准备离开,她才回来,匆匆一面,再见却是遥遥无期。
4、
《在新疆长大》,小说中沙子的一次次成长与外来的西子有关,与出身不好的卫天地有关,与地主出身的母亲的执着有关。那么,我们的成长,一定是某一瞬间,与我们经历过的人和事有关,一次次的成长,造就了今天不一样的我们。
还记得朱元璋斩杀发小小和尚的故事,在朱元璋发家之后,小和尚出来揭短,提起朱元璋落魄的寺庙光景。
在我们渐行渐远的成长轨迹中,每个人也有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一面。可在我们的心中,始终都能明白一点,我们村,是我们人生启航的原点,我们村也是我们挥之不去的乡愁。
在这里,我祝福她们,越走越远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