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是真的吗?
——题记
1
夜间的灯繁亮,营造着一种盛世之风,却遮不住骨子里的那股凉。
少年举头,晃动手中的啤酒,天黑中透红,像一个醉了酒的黑脸大汉,醉眼朦胧的俯视魔都。
吃完超市里买的的北京烤鸭,少年把包装袋随手细心的折好,成了一个规规矩矩的矩形。
打了一个嗝,勾起了一些旧人往事……
2
高一。
喂,你是什么星座的?前面的女生转过头来,怀里抱着一本星座书,笑。
处……处女座。男生支支吾吾的红着脸回答。
哦?这样的。女生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转了回去。
男生呼了一口气,放松的同时又有些失落。自己还是太过内向,和喜欢的女生聊天都不敢。懦夫!男生心里低骂。
那段时间,星座学在女生里面风靡,带动着男生也明里暗里的去了解一二。只有他觉得兴趣毫无,一个人的性格不是由于成长环境和自己的行为决定的么,跟什么时候出生又有几毛钱关系。如果真的有关系的话,那么,想要什么性格的宝宝就算好时间受孕吗?真的是……
不过,很多时候,独善其身的愿望其实是很难可以被满足的,毕竟,人在江湖。
3
忘了是哪一天,上铺的L对着男生床上散乱的衣服说,喂,你真的是处女座的吗?!
啊?是啊,怎么了?
看看你的衣服,这不符合处女座的细心、爱干净、追求完美的特征。
唔……我收收。
男生的骨子里其实并没有吹毛求疵的成分,但由于有懦弱的成分在,所以只要不涉及到一些原则性的问题,对于他人的建议——只要合理——就乐意接受。
虽然心里还是有抵触,为什么处女座的就一定要追求完美,我又不信这个。但是,和为贵嘛。
后来,这样的场景越来越多,喂,你的课桌这样你真的忍得了?你的被子叠成这样还好意思跟别人说自己是处女座的……
一开始只有L一个人在说,后来,说的人渐渐多了。男生有时候有些烦,但是想想反正对自己看起来也是有些帮助的,就一律接受,罢了。
再后来,就没有什么人再说这样的话了,因为男生已经成了大家眼中的处女座的代名词。
4
高二。
男生之前听到的疑问如今都换成了陈述句,像什么“哇哇真不愧是处女座的”“果然是处女座的”“好了处女座”,诸如此类……
随他们说好了。男生背着“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尽量将自己心中的一丝丝莫名的烦躁压着,而这些被压制的烦躁好像也加剧着所谓的处女座的特征。
做自己!男生边深呼吸边告诉自己。
一天晚自习后回寝室的路上,男生看到她的手被L牵着,她在笑——是一种他从来见过的笑……
男生的心像是一团被揉紧抛弃的纸一样扭曲缩小成一种奇怪的姿态。
5
高三。
一次,和她的闺蜜聊天,她问,你是不是喜欢她?
啊?
你的脸已经回答了。
……
其实高一的时候她对你是有好感的……
男生抬起头,静待下文。
但是呢,你知道的,她信星座,她是白羊。星座书上说白羊可能一开始会被处女的细心所吸引,但是相处下去很可能就受不了了。我其实一开始也觉得你还好,但后来就……
男生像被酒精灌满了脑袋般晃了晃,问,那,白羊座最配的星座是什么?
狮子和射手啊,比如L。
……
后面的对话他已经有点忘记。
第二天就是高考。
后来,她,她的闺蜜和L一起考上了魔都的一个高校。
他发挥失常。经过软磨硬泡后,父母终于同意他到魔都打工两个月再回去复读。
6
少年仰头,摇了摇,没酒了。
魔都的灯光还是那么的绚丽,但是,还是掩不住那骨子里的冷气。
嗳。少年又叹了一口气。还是妈妈亲手做的烤鸭好吃。
摘抄:后来,贝特森就把这种对行为的循环描述称为「催眠原则」。它和传统意义上的催眠其实颇具异曲同工之妙。当人们把一次简单行为的原因说成是从行为名称中派生出来的某个抽象词汇时,我们就创造了一个「催眠原则」。比如,某人不工作也不吃饭,我们把这些行为描述解释为「抑郁症」的结果。然后,什么是抑郁症呢?就是包括了不工作不吃饭在内的一组症状。这种术语的再循环并不构成有效的解释。
贝特森认为,这种命名会导致不幸的结果。一个人如果不能认清这些概念的真面目,而它们看作实体,那么它们就会顺理成章地变成实体,结果让那些不合意的自我实现的预言永久保持下去,对自己发挥效力。——当然,未必全是坏事,也可以通过同样的过程产生并维持积极的自我暗示。但是想到这样的可能,我仍然忍不住一身冷汗。事实上这种循环定义的概念,在我们生活中还不知有多少。譬如领导力,譬如情商,更不用说我一直反复吐槽的拖延症和意志力(延迟满足能力)。也说不定还有许多我未觉察到的催眠原则,正在此刻对我发生作用。我们置身在一个咒语的国度中。——通过命名一个词汇而对一个人造成实在的影响,这就是咒语的由来。
(来源:微信公众号“therapistlsw”,李松蔚的文章——《一个诅咒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