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所以情节到底是什么?》
读者喜欢一本小说的原因,只有一个:很棒的故事。
你可能习惯先在脑中把故事都想好了才开始写作,你会先准备计划进行计划,甚至修订计划才正式动笔,你的墙上获取贴满了索引卡,或者把你想好的场景都存在计算机里。
你也许比较习惯临场发挥,喜欢每天一屁股坐在计算机或稿纸前直接开始写,让故事不经草稿就从笔尖流出,急着想看你疯狂的创作脑袋想到了些什么。
或者你介于两者之间,你会稍作计划,但每天产出文字时,你还是追求一点随性的惊喜。
不过不管你怎么创作,等你写完初稿时,你一定会写出一样东西:情节。
你的情节可能很烂,可能支离破碎乱七八糟,但也可能是篇杰作,不论如何情节会自然出现在纸面上,直盯着你瞧。
这时你只要问一个问题:这情节有用吗?
所谓有用指的是能触动读者,毕竟这就是好情节的功效,小说应该要通过故事的魔力将读者传送到另一个国度,而情节就是背后的原动力。
你可能不在乎作品有没有触动读者,你只用你喜欢的方式写想写的东西,就这么简单。对你来说,能够写作就让你满足,如果有人碰巧喜欢你的作品那当然好,但你不想花心思去管情节这种市侩的概念。
没关系,没有人强迫你要触动读者,但如果你想要有人读你的作品,希望你的小说能出版并畅销,那你就要重视情节,因为经纪人出版社的编辑和读者翻开书时想的都是情节,不管他们有没有意识到,阅读时大家都会问。
如果你想成为成功的长篇小说家,你就必须学着提供完美意外又令人满意的答案。
难道我不能写一个很吸引人的角色,然后看看会发生什么事吗?
嗯,所谓会发生什么事,就是你的情节,而就算有很棒的角色,情节还是可能松散不连贯,这本书会教你如何避免这种惨剧。
那意识流小说呢?
意识流作品严格来说不算小说,只能算文学作品,勉强称作实验型小说,我也可以接受。
只要你有心卖出你的作品,你就必须在情节上多下功夫。
奋斗的过程会让你更上一层楼,即使你终究决定不想管情节编排的规范,你努力了解情节的过程还是不会白费,你会因此成为更好的小说家。
这些作家完全掌控了刺激的原创故事,能够把我们玩弄于股掌之间,虽然我们心生焦急,接着兴奋不已,然后心满意足,最后再用惊异的结局,让我们大开眼界。
虽然璀璨的文学作品也很不错,但没有吸引人的故事,这些作品也只是散落纸面的文字珍珠罢了。
如果你就是喜欢松散的文字珍珠没关系,宪法保障你写作的自由。
但如果你想要吸引读者,那不管你多么看不起情节,你都一定要注重情节。
情节和结构都是为了更高的层次存在:故事。说穿了小说不就是故事吗?一个能让读者穿越时空的故事。
如果读者翻开一本小说却仍然留在原本的世界,那就失去翻开这本书的意义了,读者希望从小说中获取不同的经历,不同于每日所见的事物。
想达到这个目标,就要靠故事,能通过经历将读者传送到全新的世界。而传送的力量,不是靠论证或是事实,而是人生,正在纸面上发生的假象,我指的不是读者的人生,而是别人的人生,你笔下角色的人生。
美国作家詹姆斯‘弗雷称这个传送现象为做虚构的梦,我认为非常贴切,我们做梦时总感觉梦中的世界是真的。
你发现我的梦有什么特色了吗?这个梦是由冲突故事和经历组成的。
但身为作家,我们必须了解,故事就像读者的梦境,而他们读书时一定要能做梦。
情节和结构能协助读者进入梦境,并让他们留在里头。
我认为书能大卖的重点就是故事,不是广告也不是大量的宣传预算,就是故事,他相信要成为长期享有盛名的小说家,就必须能写出一本又一本好小说,建立读者群,该怎么做呢?就要靠故事的力量。
事实上读者喜欢一本小说的原因只有一个:很棒的故事。
而情节和结构能帮你达到这个目标。
其实小说情节也一样,你只要了解并应用几样原则,就当每次都写出扎实的好情节,至于随后你能进步多少,就要看你如何努力练习了。
我整理出一系列简单的重要原则,称之为lock系统,loack代表主角,目标冲突和冲击结尾。
主角:我的重点是稳固的情节永远始于有趣的主角,最好的情节中,主角必须引人注目,迫使我们从头到尾都盯着他瞧。
为什么这本小说会成功?
因为克莱德虽然不是好人,却非常引人注目,因为作者邀我们进入他脑中,看他活用车祸现场原理,如同开车看到车祸现场,人会停下来张望一样,读者也喜欢看复杂的角色,发现无法挽回的错,把人生搞得一塌糊涂,技巧成熟的小说家能让读者感到若不是上天保佑,那个人可能就是我。
我们回来看那个举牌"我愿意工作换食物"的人要,要是他丢掉标语,背起降落伞,开始爬帝国大厦呢,我们对他的兴趣马上飙升。
扎实的情节中,主角只有一个主要目标,这个目标会形成故事。问题主角能达成目标吗?
你希望读者在意故事,所以主角的目标必须同他的命运息息相关,如果主角无法取得或逃离那样的事物,他的生活就会急转直下。
以下几个建议可以提升主角目标的重要性。
如果主角的目标跟保命有关,可以肯定可以吸引读者,大部分悬疑小说的主角从一开始就面临死亡威胁。
冲突:原因就是冲突,来自其他角色或外在环境的阻力能让你的故事活过来,如果主角在追求目标的路上毫无障碍,我们就剥夺了读者偷偷渴望的一件事:担心。读者想要主角担心受怕,这样才能从头到尾深深投入小说之中。
丢石头指的是在主角的路上设满障碍,把事情弄得很复杂,永远不要轻易放过他。
冲击结尾,他解释说观众看拳击就是为了看ko的,他们可以接受裁判判定输赢,但还是喜欢看其中一名拳击手倒地不起,而他们最讨厌平手,没有人看到会满意。
商业小说的读者也希望能够在结尾看到KO击倒,文学小说的结尾则较有模棱两可的空间,但不管怎么说,故事结局都一定要有重击的力道。
只要有好结局,读者就会满意,即便其余段落可能差强人意,然而烂结局会让读者失望,即便先前整本书的情节结构都非常稳固。
所以带领你的主角走上达成目标的旅程,然后把对手也丢进战场吧。
到底有多少种情节?
虽然情节有许多种变体,但其实每一种在抽丝剥茧之后都会符合lock系统:主角有强烈追求的目标,却被迫面对冲突,而他的故事贯穿整本小说。
我们换看另一种情节:改变,这种情节专注于主角的内心转变。
只要让令人注目的主角通过奋斗达成目标,你就每次都能写出扎实的故事。
一旦笔下角色面临问题,而且是很严重的问题,这时编排情节指的不过就是看他如何摆脱困境罢了。
文学小说和商业小说的情节差在感觉和强调重点上。
文学小说的情节步调通常比较悠闲,这类小说。倾向于探讨角色的内心世界,而非紧凑的情节发展。
然而商业小说的重点几乎都是动作场景,专注于角色身上发生的事儿。
文学小说比较能接受暧昧不明的情节,而且结局可能令人沮丧或留给读者更多疑问,我们不知道《麦田里的守望者》结束后主角霍尔顿怎么了,而这正是这本小说的魅力之一。
至于商业小说的结尾,好人通常都会战胜坏人。
有人会说文学小说是角色导向,商业小说则是情节导向,情节导向通常表示极度注重动作场景,忽视角色发展,角色导向则往往暗示情节发展缓慢,较少动作情境,较多内心戏。
我觉得这样分类过于随便而且毫无意义,所有情节都是角色导向,如果故事中没有读者认可的角色,面对各种问题你就没有情节了,所以Lock系统才以主角开始。
但别忘了,情节需要角色,角色也需要情节。
如果你写文学小说,请稍微注意情节的步调,甚至加入一两项商业元素,你可能会爱上这些商业元素,而你的读者可能也会喜欢。
如果你写商业小说请,加深对角色的刻画,这样读者会更享受你的故事。
知道怎么写出成功的情节,反而让作家更自由,一旦熟悉原则,你就可以随意添加个人风味了。
想让情节变得独一无二,可以添加角色、背景和对话这三种调味料。
角色:小说的原创性源自角色。活灵活现的角色,仍是写出隽永好作品的秘方和神奇公式,多阅读甚至研究自古名家的作品,你必然会发现这是他们对人类个性的剖析,才让他们的作品历久弥新,流传至今。
《末日逼近》中有许无数角色,但绝对没有一个人单调无味。
别让你的角色像普通的香草冰激凌滴在情节上,请替他们增添一点风味。
背景:你只要把故事背景设定在新奇的地点就好。
为什么不把它们放在树屋里,停在隧道里的地铁上,海边的木桥板下?
背景还包括主角身边的生活细节,这就是新奇的尝试。
不管怎么写,都不要用陈腔滥调的口吻描述角色工作,深挖一点,找出这项工作独特的细节,你还是可以描写警察律师和卡车司机,但一定要赋予他们新的挑战和背景设定,找出独特的元素,替你的作品加料。
对话:对话能帮你创造独特的角色,并推动情节前进,如果没有达到这两项目标,你八成就该把这段对话删了。
首先每个角色都要有各自的说话方式,绝不能听起来一模一样,第二角色的遣词用字应该稍微透露他们为人。
如果有个角色总是勇往直前,他的说话方式就会符合这种个性,用字应该比较强硬直接。
因为情节谈的就是冲突征战,所以角色试图智取对方时,自然而然会使用语言当武器。
正是因为作者把对话当做武器,情节才变得独特,又能迅速展开。
希区柯克曾说:"好的故事,就像人生,只是少了所有无聊的部分。"
你可以把这句话深深刻在你的作家脑子里,永远跟随他的指引。
选择场景:然而我们决定要写什么时,脑袋自然就会想到老梗。
所以训练创意很重要,他能让你想出数种不同的发展,可能再决定要用哪一个。
你可以试着暂停一下,快快写下一期一列可能的情节发展,然后等待突然想通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