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神圣演义”系列之 卷一 天命演义
蚩尤身死,风后向黄帝建议:“须往泰山封禅。”
黄帝说:“炎帝尚在,我想等等。”风后说:“等不得。泰山巍巍,屹立于东方,可最早见得太阳。
东方属木,木主生发,可助欣欣之势。大战才息,百废待兴,不祭天地山川,难获天护神佑。九黎战败,人心未必诚服,亦需统一政令,融合百族。”
三更,黄帝独出营帐,攀上一道高坡,默默眺望东方。东方的夜空,月光飘飘洒洒,群星忽隐忽现。天际往下,一泻汪洋之水,恍若大海。大海与银河遥接,天地交合成一道地平线,竟似一个巨大的“人”字。泰山就在这个时候挺现,横亘大地之上,缓缓逼近九霄。九霄有金鸡,蓦地高亢一唱,天地同时发白。金鸡背后,琼台楼阁绰绰,神人仙子袅袅。泰山之巅,恍惚有道山神的影像,威武而祥和。山神伸一只大手,远远向黄帝招摇。海面掠过一群鸟,都在往来衔木。黄帝叹道:“仅仅因为精卫,亦当登顶泰山。”
择定吉日,黄帝率众往泰山。黄帝坐一辆象车,蛟龙等六人驾车,毕方等侍候左右,雨师一路洒水,风伯一路清扫。炎帝紧随黄帝,其后是东夷诸国领袖。到得西泰山脚下,风后说:“果是炎、黄大德,竟将神鬼鸟兽感召:腾蛇在山下护卫,凤凰在山上护卫,山神也将一方水土,紧紧拥抱!”
西泰山顶峰,一坛浑圆,土筑而成,称为天坛。一坛方正,略低一低,称为地台。力牧率人清污除草,应龙率人摆祭燃香。一切准备停当,风后请炎、黄临场。黄帝执玉斧、玄煢,登上天坛。
炎帝与方国领袖,敬候于旁。《清角》乐起,悠扬雅致,随风飘向四方,浸润每一副心窍。万籁俱寂,日月同现,白云淡合,海水轻漾,天地间一派肃穆。黄帝朗声致祭:
“黄天在上,轩辕仆伏于泰山脚下,倾诉衷肠:盘古氏开辟天地,女娲氏创造人类,伏羲氏承传八卦,神农氏亲尝百草,遂有今日!我与天下苍生,拜谢上天之德、大地之恩、先贤之仁、山岳之义!我与天下苍生,必将顺天应命,尊道贵德,深合阴阳、四季、五行规律,平治东土诸邦。适逢蚩尤授首、炎黄一家、四方初定之际,我谨统一军令、政令、官爵与度量,分封君臣、诸侯、贤子与善人,实行六十龟甲之《调历》,任命宵云主春、缙云主夏、白云主秋、黑云主冬、黄云主中。
兼封朝官:一封左右大监,二封风后为相,三封力牧为将,四封单盈才和太山稽为辅,五封沮诵和苍颉为左右史官,六封大常为糜者察地利,七封苍龙为土师辨东方,八封祝融为司徒辨南方,九封太鸿为司马辨西方,十封后土为李辨北方。再拜天地诸神,恭请佑我臣民万方!”
祭毕,空中出现大蚓大蝼,黄光四溢。炎帝祝贺:“轩辕果是土德,天意尚黄!”风后祝贺:“天人互动,不意神迹如此!”诸侯祝贺:“泰山封禅,先例众多,却被风雨、灾异阻于山麓,独见轩辕登得山顶!”
黄帝一边回礼,一边心中默祷:“天帝,愿您怜悯精卫,虽被大海淹溺,也不长抱恨。”少顷,一群精卫鸟飞来,盘旋于黄帝头顶,齐声欢快鸣叫。黄帝朝炎帝微微一笑,炎帝如释重负,双眼闪烁一丝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