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芳华》最让我担心的是年轻观众的反应。作为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我期待这部电影不只给中老年人提供对逝去青春的缅怀,而希望年轻观众也能在看过此片后有所感悟。
同场观众数量远远超过我平时观影遇到的观众数量,而且在片尾歌声响起后,许多观众都没起身,直到字幕基本走完才离开放映厅,这使我悬着的心放下了一点。
但在查看关于此片的网络评价时,我发现原来担心的观影反应还是发生了。“老兵们排队去看”,“带着爸爸妈妈去的”,“对那个年代不理解”,“看了电影就知道好人没好报”……
这些议论让我隐隐地忧心,如果我们这一代对上一代不理解,我们的下一代对我们这一代不理解,下下代对下一代不理解,那代际之间的传承就要断掉了。
我不能怪年轻人,因为我在年少时也不爱听老人絮叨“想当年”的事儿。我是过了好久好久,才意识到自己应该对上一代人有所了解。
那是父亲去世后,我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忽然发现,我父亲是我不认识的一个人。做儿女的,眼中只看到他作父亲的角色,从来没有想过他也是一个独立的人,也有少年、青年,然后才是我记忆中的形象。他的过去,他的芳华,我浑然不知。
我保留了父亲自己手写的一份简历。断断续续地上学,断断续续地务农,考大学,停学做老师,再念书,毕业到城市工作,结婚生子。我很想问问他那些经历背后的感受,可惜他不能跟我说了。
《芳华》这部电影唤起了一代人青春的记忆。对于那时的生活,很多年轻的朋友不好理解。我愿意分享一下我看这部电影的感受。
年轻和衰老并没有纯粹的好坏之分,它们只是生命的不同阶段而已。如果把生命历程连起来看,不厚此薄彼(当然这很难,《芳华》的片尾都说不能展示主人公老而衰的样子),人们对很多事情就会释然。如果你肯咂摸一下,会发现上一代的芳华和这一代的芳华只是表现形式不同,但年轻人对爱情的企盼、对荣誉的渴望、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是一样的。
无论现在还是过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不是别人说他好他就好了,说他坏他就坏了。《芳华》中的刘峰,别人说他是“活雷锋”他就是圣人吗?别人说他是“流氓”他就当真做了龌龊之事吗?现在网上的口水战很多,有很多人爱给人“贴标签”,有很多人站在道德高地品评别人。过去的流言蜚语和现在的网络舆情,不是异曲同工吗?现在能从事实证据的角度看问题,而做出理性判断的人比过去多吗?
你可能会同情《芳华》里的何小萍的遭遇,她自小就受人排斥而内心伤痕累累,唯有在刘峰那里得到了短暂的亲人般的感情。对何小萍这样的人,当时的社会是缺乏理解的。但是到了现在,社会个体之间的隔阂似乎更深了。年龄差距5年就有“代沟”,不同职业间可能相互攻击,城市人和农村人时而对立,富贵和贫穷之间更是有天壤之别。对于被社会和周围人孤立的身边人,你能不加入奚落他们的人群,勇敢地向他们施以援手吗?
我们还应该想一想,“好人”是为了“好报”而做好事吗?如果没有“好报”,我们就不做好事了吗?《芳华》中展示了刘峰在文工团做好事和在前线冒死救人的场景。标兵、证书算是给刘峰的“好报”,但在上学提干的“好报”面前,他选择留在喜爱的女人身边。给何小萍解围、给同事打沙发、战后去祭奠战友,都没有可期待的“好报”,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在被扣车罚款时,他也没拿自己是“伤残军人”、“战斗英雄”的称号要待遇啊。从刘峰的行为看,与其勉为其难地说他是为了“好报”,不如说他的行为出于推己及人的朴素情感。
茫茫宇宙间,人如蝼蚁之微;历史长河中,人性也没有多少改变。没有人能拒绝自己的出处,在降生时必须接纳前辈们造就的世界。理解他们才能理解自己,和他们和解才能真正开拓自己的生活。我衷心希望年轻的朋友们随着能力素养的提高和活动空间的变大,视野和胸怀也不断增大,在抒发情感、张扬个性、坚持自己的同时打开理解他人、接纳他人之门。
我也是听完《芳华》的结尾歌曲才离开放映厅的。《绒花》这首歌不是新歌,是1979年拍摄的电影《小花》的插曲。《小花》的主人公比《芳华》的主人公大了一代。使用这首歌并不突兀,因为青春的情感是共通的。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铮铮硬骨绽花开,滴滴鲜血染红它。啊,绒花,绒花,一路芬芳满山崖。世上有朵英雄的花,那是青春放光华,花载亲人上高山,顶天立地迎彩霞。啊,绒花,绒花,一路芬芳满山崖。”
在我们共同的土地上,一代又一代人度过他们的青春岁月,亲历他们的芳华故事。但愿每一代人都能以开放之心,倾听上一代人的故事,并把故事中的美好传递下去。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第5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