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我们的思想和我们思想的对象——外部物质世界究竟是什么关系,是外部世界决定人的思想意识,还是思想意识决定外部世界?
这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精神和物质的关系。
其他学说的基本问题是很踏实的,有基本公理,基石,共识,然而哲学史没有共识的,所以哲学不算是科学。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划分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划分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还有很多怀疑论。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恩格斯
原始社会人们对思维存在关系的思考
因为梦境认识到人可能是有灵魂的,即精神的抽象,并且认为灵魂不死,而肉身死后,灵魂居无定所,于是构思出了灵魂的居所,即天堂,以及上帝,进而构思出万物皆有灵魂。
文明社会哲学家对思维存在关系的思考
唯物主义
代表人物:泰勒斯,是古希腊第一位哲学家。认为水是万物始基的本原,大地浮在水上。唯心主义
代表人物:笛卡尔,被称为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第一个为人类争取并保证理性权利的人。
我思故我在:我怀疑一切事物是否存在,唯一确定的一件事是我在思考与怀疑,而发出这一动作的必有主体,故我存在;任何物质存在的实体皆有不完美的地方,然而我们却能想象出完美的上帝,所以上帝必然存在,并且以精神实体的形式,因为上帝的存在,保证了一切皆存在。最终完成了从怀疑一切好一切都不可怀疑。
唯心主义逐渐发展为两个派别,主观唯心和客观唯心。我思故我在的推论过程中包含了我的精神和上帝的精神,这两种精神就对应了主观和客观。客观唯心主义
代表人物:柏拉图。理念论:理念世界才是本原世界,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摹本。回忆说:我们所拥有的知识都是对理念世界的记忆。理想国:哲学王代表理性权利智慧;军人代表激情名望勇敢;劳动者代表欲望财富节制。洞穴理论:走出洞穴看到真实世界的人就是他的老师苏格拉底,走回洞穴启蒙他人的的时候被误解处死了。
黑格尔认为,绝对理念是世界的本原,一切实体都是绝对精神的存在,运动,变化和发展。
除此之外还有宗教哲学,就是一种绝对理念;还有我国朱熹提出的“格物致知”,“理在气先”等等。主观唯心主义
代表人物:惠能,主张顿悟,“既非幡动,亦非风动,仁者心动”。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神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惠能
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动只在身心上做。
可知论
代表人物:荀子,凡以知,物之理也;可以知,人之性也。-
怀疑论
休谟:温和的怀疑论。休谟认为知识从感觉经验来,这一步是可靠的,比如通过每天观察,乌鸦是黑的,感觉经验是客观事物来的,其可靠性存疑,因为经验无法超越自身,去解决自身的来源问题,会出现循环论证。
康德:知性为自然立法。康德认为知识来源于感觉经验也不可靠,乌鸦是黑的是一种不完全归纳。康德认为,除了感觉经验,还需要先天知性即先天得来的理性分析能力才能得到知识,比如,时空观是人类的一种最基本的先天知性,用来更有条理地框架事物的。而先天知性就不一定来自于客观事物了,而是来源于经过时空观改造过的物自体(客观事物),称为现象,比如物体的颜色就是一种现象,他不是物自体,如果没有光就没有了颜色,物自体到现象是否可靠则存疑。
马克思是如何解决不可知论的呢?马克思认为感觉经验和理性认识都包含在实践中,知识从实践得来。实践有一种反馈调节性,能让我们一步步更加深入地认识事物,最后趋近于完全认识。
辩证法是主张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用联系、运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主张事物是孤立存在和世界是静止不变的。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