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党员干部要以回家吃饭为荣》,有点儿感慨。
记得小时候,我们眼里、作文里的妈妈,都是有好东西不舍得自己吃,辛辛苦苦干完外面的活还要回家忙活一家老小的事儿。
而现在的娃,写自己的妈妈,要么吐槽自己的妈妈懒,要么吐槽自己的妈妈爱化妆,天天吆喝减肥。
单看字面,感觉这届妈妈不行啊,一代不如一代。
但看完事迹,再看孩子的心声。
我们那会儿是“妈妈对我这么好,长大以后我一定要好好报答妈妈。”背后的心态多数是“应该”。
而现在的孩子吐槽完妈妈,会想起妈妈虽然有缺点但还有更多的优点啊,背后的心态是“包容”是“爱”。
当我们行动的目的是出于“应该”,和出于“情”,表面看起来过程是一样的,但效果却有天壤之别。
看现在的舆论导向,已经越来越少地提倡一些反人性的做法,人们也越来越回归人性的本真,这是社会的进步。
当越来越少的人对医生、护士,对医院的治疗水平降低了不切实际的幻想;
当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家长对孩子的启蒙引导作用不亚于老师,家长也需要不断学习成长;
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家庭的幸福作为人生的目标;
当越来越多的人对国家机关、武装力量人员抱有更多的信任与宽容;
当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被一些所谓的大V,自媒体牵着鼻子走;
当越来越多的老人对身边出没的外国人不再大惊小怪,而是开始试图闲话家常(当然是用普通话);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评价“三观很正”;
我们知道,对人性的理解,对人的尊重,正在回归。
我们已经迎来了一个开放、自信、包容的新时代。
我们生活在一个最坏的时代,我们也生活在一个最好的时代。
我们见证过去,我们改变自己,我们相信也终将会有一个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