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上大人从老家归来,带回邻居阿姨家的最新八卦。因为给小儿子贷款付了首付,大儿媳妇非常不满,要和丈夫离婚,并要求阿姨将家中房子过户给她。阿姨自是不肯,几个老姐妹围在身边开解。
母上说起这件事来,颇有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意味,做婆婆的平日里惯坏了子女,没有树立起威信,现在难免在儿媳面前低了身份。
婆媳关系从古至今都是个问题,我如今嫁作人妇 ,才稍稍有些理解,无非是因为爱着同一个人,母亲疼爱儿子,自然觉得儿媳诸般不是,对自己儿子不够好,聪明的婆婆尚懂得婉转,性直的难免出口伤人。若是软弱的儿媳自会懂得忍耐,强硬一点的就会有冲突。这个时候被爱着的那个人的态度就会尤为重要,一边是生养的母亲,一边是恩爱的妻子,如果能让双方都感到自己是被尊重的,被爱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自然家和万事兴。
在我们老家有句俗话,养闺女不用怕,啥闺女嫁到啥人家。就是说,什么样的儿媳妇会遇到什么样的婆家。有时候细细想想,还真是这个道理。
我厨艺不精,老公对此道却颇为热情,结婚之后,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公在厨房忙活,他大概还没想到什么君子远庖厨之类的圣人教诲。闲暇时我研究下烘培,老公一定十分鼓励,只可惜到现在我还只会做饼干。
夫妻相处之道,人人心中都有一本经书。大学毕业后,我回老家就业,面临的第一件事就是堪称话题榜排行第一的相亲。各种亲戚,阿姨耳提面命,谆谆教诲,所以我有幸听到上一代人的爱情故事。
在我们这个小地方,上一辈人的婚姻还是传统的八个字,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A阿姨就是如此,她年轻时貌美,叔叔呢,又瘦又高,一眼看去十分的不招人待见,但家人同意,两人直到领结婚证当天,因为拍照时不肯挨得近些,再次发生争执,干脆各回各家,但出了照相馆的大门,就遇到老家一个嫂子,嫂子两边劝和,对叔叔说,不结婚家里的菜怎么办。那时还没有饭店包桌,红白喜事都要自家办菜,提前几天开始,杀猪宰鸡。如果结不成婚,家里的饭菜就要馊了,更别提还有亲邻间的闲言碎语。两人勉强拍照领证,然后二十多年过去了。
或许现在很多年轻人不认可这样的模式,但在那个年代,在这个地方,婚姻就是这么一条路,大部分人都走了过来,小部分人走散了,走偏了,成了异类。现代人时刻标榜自我,但就我自身经验看来,我们何止活在七大姑八大姨的眼里,我们还能死在她们的嘴里。
L 是我大学同学,在老家相遇后,有过几次交谈。L是有上进心的姑娘,在事业上,感情上都希望更上层楼。我并不以为这有什么错误,甚至觉得较之那些矫揉造作的姑娘,我更待见L。之所以想起她,是因为母亲偶然碰到老家的熟人,与L同住一个小区,家中有子年长未娶,母亲想起L,谁知阿姨不屑说到,便是独身终老,也不让L这样的姑娘进门。
的确,L比起小城里大部分相亲结婚的姑娘,算得上情史丰富,但这一不违法,二不违反道德,我看不出阿姨的优越感在哪里。是的,在那个年代,相亲多的姑娘也算不正经,年纪大不结婚的一定有问题,非要把自己关进婚姻的笼子里,从此恪守妇道,三从四德,才算过上正经的生活。
可是,这个世界已经改变了。我们也多想遇一人终老,寻一城安身。
小城里的男人们都特别自信,见一面就觉得可以结婚,有套房便认为自己在婚恋市场上是人生赢家,可以指点江山。小城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估计也限制了某些人的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