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高质量发展,都需要扎实稳固的基础性保障。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基础工作不扎实,会衍生一系列问题隐患,造成额外的工作负担。
调到扶贫部门工作以来,我先后三次组织参与不同内容的督查工作,一次是六月底的年度预脱贫户核查,一次是七月份的重点村扶贫迎检档案核查,最后一次是九月下旬非贫困村帮扶工作督查。
数次和督查组同志一起进村入户,排查问题,行程安排很紧凑,也学到很多方法和思路,发现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今就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下。
先说到村。
村里看什么?最基础的就是对照“156”,即一低五有六通。一低指的是整村的贫困发生率低于2%。全村一共多少户,贫困户中未脱贫的多少户,对照手机大数据,再到村部核实底子,很快就清楚了。“五有六通”是基础性条件,有集体经济、有主导产业、有标准卫生室、有注册村医、有综合文化中心。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整村发展就有了底气;主导产业有了,整村发展就有了方向;文化中心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卫生室和村医提供了最基本的医疗服务。有个头疼感冒拉肚子,村级医疗就会很快解决,可算做村民健康护理的第一道防线。“六通”,指的是通水、通电、通路、通班车、通有线电视、通宽带网络,为村里发展提供功能性保障,满足村民的发展需要。
试想一下,没有“五有“,人的生存生活缺乏保障,又谈何发展振兴呢?没有“六通”,与时代脱轨,村子成了自我封闭的孤岛,又怎么能停得住人、留得住人呢?
“一低五有六通”,是贫困村退出的评判标准。我们很难想象,那些没有达到标准的村子,是怎么度过难关赖以存活的?但喝不上干净的水、天天走泥泞土路,这样的村子还是有的,特别是一些人迹罕至的自然村,基础条件十分落后,人的生存生活面临着很大的考验。这是社会发展欠下的账,也是我们工作欠下的账;而脱贫攻坚工作要解决的,正是这些问题。对此,我们不能置若罔闻,漠然置之。
对于整村脱贫攻坚工作来说,除了“一低五有六通”,还有村容村貌的问题,看村部大院的规整、健身设施的齐全、办公桌柜的完好、门牌版面的更新、主巷背巷的保洁、廊道的绿化美化等等。尽管有些内容不该算作必备的核查内容,但窥一斑而知全豹,却能反映出许多管理问题。上次去一个村,村干部汇报得挺好,随后一看墙上的扶贫板面,很多数据对不住,一问说是前年的板面;很多人都调整了,数据也核对不住,瞬间感觉有些工作不够细致。扶贫板面可以不用做得太过复杂华丽,也无需更新太快,但需保证基本的信息一致。通过版面的公示公告,可以方便大家及时查阅;还有很多扶贫板面残缺破损,恐怕多年没有更换。没有的可以不做强求,既然有了,就该做好才行。
当然,建设比较好的村也有很多,比如朱阳镇南新店村的村委大院、朱阳镇杨家河的厕所设计、焦村镇西册村的文化大院、西阎乡水泉头的廊道绿化,都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会给人一种舒心清爽的感觉。
额外提一点的是,一些村部大院的厕所设计采用水冲式便槽,但多数村是缺乏专人有序管理的。不是冲水设施损坏,就是便纸乱扔没有统一收集;污垢脏乱的程度,让人深感不堪。厕所革命不是一味地追新潮,而是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方便群众才行。我就感觉原来的斜槽就挺适用,来去很方便。建好了要用好,更要管好,让这些设施投入能够长久发挥作用。
脱贫攻坚是个综合性、系统性工作。涉及到的扶贫事项,更是相互关联、互为支撑的有机体,既不能单独孤立对待,也不能片面追求短平快,更不能侥幸糊弄或怯懦躲避,而是要抢抓时机,运用政策去查缺补漏,扬长补短,要让脱贫攻坚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才行。因为一旦错过,不仅丧失发展时机,还有担负政治责任,于人于己,于组织于时代,都是不可宽恕的。
随后有时间,再说入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