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撒谎时,同情心是否起了作用呢?
马斯洛曾说,善意的谎言根植于所有的语言和一切形式的交流。
尽管我们珍视诚实,但人们依然有各种理由撒谎。撒谎的频率甚至比你想象的还要多高。1996年开展的一项基于日记的研究表明,实验参与者承认平均每天要撒谎一到两次。这项研究还表明,谎言通常分为两种,一种“以自我为中心”,另一种“以他人为中心”。前者是为了撒谎者本人的利益,而后者则是为了别他人的利益。
以他人为中心的谎言,又被称为“亲社会型谎言”,是一种典型的逃避不愉快场合或者缓解听者感受的方法。这些“小小的善意的谎言”常常被认为并无恶意,并且在社交中很有必要。
但是这种亲社会型谎言真的就无害吗?是什么让我们对人们不诚实呢?《普通实验心理学》杂志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就详细地探究了这些问题。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管理学院的马修鲁珀利和一批研究人员开展了三个研究,为人们了解同情心在亲社会型谎言和人类社会行为提供了一种有趣的视角。
第一个实验用了超过400名大学生作为实验样本。这些学生要做的是给他们曾经结过对子的另一所大学的学生(但实际上这些学生也是和他们一样的试验者)写的文章进行打分。文章的目的是作者要阐明自己为什么自己能够入选项目生项目。实验要求参与者评判这些文章的质量和是否能够入选即兴写作范文。他们能够获取的信息是作者名字的首字母,“c.g”和一段介绍性文字,随后,要求他们根据设定的评分规则就文章的整体质量进行打分。文章事先已经被故意写得很差,也被其他评分者进行了证明的确很差。
对文章进行初评后,每一个参与者都被实验操控要么让他们对作者产生同情,要么保持中立态度。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参与者要阅读一段作者最近生活中发生的事。一半的参与者读到的是与作者关系十分亲密的堂兄弟去世的内容。作者的文章与此前初评的时候的文章充满一样的语法错误和拼写问题,但是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压力。另外一半督导的内容则是中立的,仅仅只是描述了作者近期的一次购物经历。
随后,要求参与者对作者就文章写作情况进行直接反馈。为了确保他们足够诚实,对参与者作了如下说明:“您的反馈十分重要。这个项目中的每一位作者在正式提交作文比赛前,必须决定是否重写。期末时我们将对作文比赛进行颁奖,并给予一些小的奖励。”实验要求他们对作文的整体质量进行打分,对是否就行必要的修改提出意见,同时对作者能否成为研究生进行评判。
实验结果表明,那些报告自己因为读了关于作者近期发生过重大损失而产生同情心的参与者,相比出于中立情况下的参与者更有可能在文章质量的打分上“放水”。此外,参与者在评分结果保密的情况下要比评分结果分享给作者的情况下会在评判中的更为诚实。当要求他们对作文质量评分时,处在同情心情景中的参与者要比处在中立情境中的参与者更会让自己显得通情达理、温暖人心、讨人喜欢和值得信任。同时,他们会认为作者是女性而非男性的可能性要更大些。
文章编译自“今日心理学”网站文章tell “little white lies”
文章链接: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blog/media-spotlight/201707/telling-little-white-l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