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仪专栏:巧笑倩兮仪万方
文/司艳平
倩仪者,赵倩仪是也,我们九(3)班的美女兼才女。想到倩仪,一下涌上心头的是宝玉对女儿们的评价:“女儿是水做的骨肉。”
在倩仪身上,我更确信此理。依稀记得去年冬日的某天,倩仪将要参加征文比赛的文章给我看,我看了,不甚满意,她的灵气在文中没有体现,整篇文字像在嫁接。或许是我的否定过于直接了,倩仪的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般滚落下来。我没有睬她的眼泪,只是说:“文章写得好老师才能肯定,写得不好自然不能肯定。”倩仪晓事,含泪点头,又重写一篇交上来,这篇征文后来获得省级二等奖。
就这样的,不知从何时起,内心似乎有些脆弱的倩仪一点一点强韧起来,女孩儿是花儿固然可喜,偶尔带些草儿的坚韧,会让人生更从容,更辽阔。倩仪慢慢地有了草儿的柔韧,慢慢地有了反思与省察,慢慢地日日精进。这样的成长姿态,多么好!
我喜欢《明朝那些事》,她也喜欢;我喜欢王阳明,她也喜欢;我喜欢在语文课上讲点历史,她便能给你最好的回应。这样的共鸣,多么好!
本期倩仪专栏推出她的三篇文章:《夏天的味道》《疑是公子翩翩来》《慧骃?野胡?》,倩仪写隔代文人,得心应手,想象代入,情境还原,极有感觉。《疑是公子翩翩来》便是对王维的独特诠释。
夏天的味道
浙江省永康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初中九(3)班 赵倩仪
夜晚,我借着月亮的清光出来散步。迎面拂来暖洋洋、甜丝丝的晚风,告诉我夏天终于来了。
“月亮婆婆,点灯敲锣……”夏风送着好听的土歌遥到我的耳边。这歌谣我甚是熟悉呀。我转过头去,便找到了唱这歌谣的阿婆。她正一手持着蒲扇扇风,一手搂着怀里的小娃娃躺在竹椅上纳凉。她轻轻哼着催人入梦的歌,小娃娃很快便合上眼。额前的刘海被风扇得一上一落的。
我轻轻笑了。从前我与奶奶也是如此……
小时候,与奶奶形影不离的,除了我,还有一把蒲扇。蒲扇做得又粗又大,扇柄却是极细,显得比例失调,不讨人喜欢。可奶奶确是宝贝得很,还在边上仔仔细细地缝了一圈土布。每每我笑奶奶宝贝一把丑扇子。奶奶总是故作生气地用扇子敲我头,有些孩子气般得意地说:“这可是你爷爷亲手编给我的。”
奶奶家旁有一条河。近水,自然凉快。于是,在夏日的夜晚,奶奶家门前总是围坐了一圈人,带着各自的扇子、竹椅,来扯鸡毛蒜皮的家常。这时,我便喜欢粘在奶奶身边靠在她怀里,听着大人们的谈话,就着奶奶轻柔的蒲扇风慢慢睡去。我倚在奶奶怀中,感受着奶奶用蒲扇扇起的风,掠过小腿,钻过宽松的裙子,拂到我的嘴上,鼻上,眼上……把我前额的刘海吹得一起一落。我最喜欢这时候,深吸一口气,可以闻到蒲扇淡淡的特有的叶香。这么多年了,那股叶香还在我鼻头萦绕着,真奇怪。
我从小怕热,可村子里又常常停电,常常把我从睡梦中热醒过来。于是,小小的身子便像一条刚捉上来的鲤鱼般乱扭,胖胖的小腿像青蛙般乱踢。这时候,在朦朦胧胧中的我准会又能感受到了那轻柔的风和淡淡的叶香。这叶香像是我的镇定剂,不一会儿,我便安生下来,又沉沉睡去。
这淡淡的特别的叶香便在夏天与我形影不离。一到夏天,鼻尖萦绕着的还是这叶香。由于学业,我与奶奶重逢的时光变得愈来愈少。那小扇轻摇的日子也离得愈来愈远。可这萦绕在鼻尖的叶香是愈发清晰浓郁了,像是提醒我回去似的。
夏天到了,我的归期也不远了。
师评:看到倩仪的这篇文章时,我想到了每个人都会有成长的心灵对接点,都会有躺在文字里最最柔软的人与事。在倩仪的记忆深处,奶奶便是童年最温柔的存在,一写起与奶奶共度的岁月,下笔千言,且句句含情。我们的生命历程中,有了这诸多暖暖情意的陪伴,遇到再冷的风霜也会明媚如春。愿你我的生命里,都有那么暖,那么柔的童年记忆!
疑是公子翩翩来
浙江省永康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初中九(3)班 赵倩仪
“公子!咱们快出发吧!我已经忍不住想去京城去玩玩啦!”“小鬼头,”公子用扇子轻敲我头,笑着说,“咱们上京是去赶考,我们要谨记老爷教诲,不可贪玩……时辰不早了,咱们上路吧。”
这一年公子15岁,我13岁。公子写的一手好诗,且极工书画,又深谙音律。一到京城,便成为了王公贵族的宠儿。那些贵族公子们常向他要书画。于是公子这一天天也忙了起来,几乎都在作画。
公子作画时,我便站在他身旁,为他研墨。看着挺秀的竹子,巍峨的山峰,涛涛的江水……一切世间美好的万物在他的笔锋下再现,我既敬佩又欢喜。
“啊,摩诘之画可评为天下第一呀!”“摩诘之画最妙之处便是让人觉得画中有诗啊!”“摩诘亦是诗中有画啊哈哈……”每每听到这样的赞美,我比公子还要高兴,心中对公子的敬佩便是又多了许多。
开元九年公子状元及第,官至太乐丞。上任之时,公子深夜伏案桌前。末了,嘱咐我说:“从今往后,你我言行须小心,切勿无格,我既已入仕,便要一心一意为民,为天下。”于是,公子的仕途便开始了。
谁曾想,因伶人舞黄狮子,公子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上任途中,公子一路不语。我知道公子失望了。
到任后的几个夜晚,公子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终于在一个深夜,急急让我取来笔和纸,一气写下了《老将行》。我眯着惺忪的睡眼,粗粗看着,看到最后一句时猛地清醒了,“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公子写完诗后,默念了几遍后又高声喊出“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而后便沉沉睡去。
开元二十三年,张九龄执政,拔擢公子为右拾遗;二十四年,又为监察御史;四十岁时迁殿中传御史。
这么多年,升升迁迁多次。我感觉公子倦了。也许他早就倦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公子已经全然不是那个希望能有一番大作为的血气方刚的青年了。他开始吃斋念佛,开始半官半隐。公子在郊外置办了一间别墅,那有山有水有树林,也有溪谷。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公子开始爱山水。他常常对山中的一草一木自言自语,与一山一水做朋友。物我观照,彼此欣赏。
以前读公子的诗,总会热血沸腾。而现在我读公子的山水诗,觉得清空雅丽,邈远恬适,随心随缘。也许与他钟爱的维摩诘有关。失踪的那份安然,那份了悟,那份忘我,那份典雅,那份干净,那份从容,都让我感到平静。渐渐地,渐渐地,在公子的影响下,我也慢慢变得秋波无痕,素心如玉了。
我常常凝视公子的背影,看他在缕缕淡淡的檀香中打坐;看他在一片早晨银白色的雾气中与草木对话;看他在萦绕的氤氲热气中泡茶;看他……我不止一次恍惚觉得我的公子是活佛啊!
师评:依稀记得与孩儿们学王维时,倩仪那清亮的眼神。我是用闫红的《暗恋王维》导入并作结的,男孩子们欣赏这翩翩公子,女孩子们喜欢这翩翩公子。爱着隔着岁月的美好,爱着那纸片上翻飞的人物,谁言不是一种岁月别样的馈赠呢?我愿意把这份喜好传递给孩子们,让他们也爱上那千年以外的古老朋友!
慧骃?野胡?
一一读《格列佛游记》有感
浙江省永康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初中九(3)班 赵倩仪
《格列佛游记》中,主人公的最后一次奇遇是来到了慧骃国。在慧骃国中,“马”被称为“慧骃”,意思是“万物之灵”。而“人”被称作“野胡”,是一种粗鄙、下流的动物。在这里,人与马的位置与我们现在完全颠倒一一“慧骃”为国家的统治者,而“野胡”则是牲畜。
这里的“野胡”酷似人类,只是身上的毛发更多。“野胡”在这里是粗俗、下流、没教养等等一系列粗鄙行为以及词语的代名词——因为“野胡”表现出来就是如此。那些游荡在田地的“野胡”,整天在田地里扒树根,嚼野草,寻死觅活或去抓黄鼠狼和野鼠,一旦找到或逮到什么,就迫不及待地吞入腹中。如果让五只“野胡”来分吃足够喂饱五十只“野胡”的食物,它们也绝不会老老实实的各吃各的——谁都想包揽所有的食物,于是一场厮打就在所难免。无论是什么恶心的东西,每只“野胡”总想跑去分一杯羹,即使自己的肚子已经胀得难受了。
读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今日往昔国与国之间的冲突。比如,钓鱼岛事件中,日本不就充当了一个丑陋的贪得无厌的“野胡”吗?以前欧洲列强在各个地区争抢殖民地,不正像一群“野胡”争夺死尸腐肉一样令人厌恶吗?八国联军打入北京,洗劫圆明园,不也是一群“野胡”在争食吗?
“野胡”还有一个习惯。在“慧骃”国的土地中,藏有“野胡”们最喜爱的五彩缤纷的石头。它们为了得到这些石头,不惜整天整夜去挖、去找。得到了石头之后,立刻鬼鬼祟祟地拿回家,藏在一个自以为最安全的地方,生怕被同类发现。一旦发现自己的石头不见,他们就会整天无精打采,不停哀号。因为石头而发生的野蛮流血的战争,也是很平常了。
1852年,西雅图发现了大量金矿;
1867年,南非发现了大量金刚石。
于是,世界各地的人们疯狂地涌过来,为黄金和金刚石打得头破血流。这,与“野胡”有什么区别?!
“野胡”们还会因为懒惰而装病;为得到利益而拍最强壮的、同时也是最恶心的“野胡”马屁,拼命巴结,讨好;无节制溺爱自己的幼崽,为他打点一切;母“野胡”则挑剔、自私、嚼舌根……
我愕然了,“野胡”所有的戏码都在人类所谓的文明世界,用另一种方式上演。
我想,唯一能找到“慧骃”影子的人,大概只有印第安人了吧——他们与草木为兄弟,与野禽为姐妹,享受并感恩大自然所奉献的一切,不贪得无厌,只取自己所需的。可惜因为“野胡”的数量过于庞大,现在的印第安人也渐渐失去了踪迹。
自第一版《格列佛游记》出版,已经快三百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三百年里,人类反而变得越来越像“野胡”了。下一个三百年快要来了,我们会变得更像“野胡”还是在向“慧骃”靠拢呢?
师评:读了这篇读后感,几个没想到涌上心头。没想到倩仪能把《格列佛游记》读得如此之透,没想到她能如此慧心灵动的着笔,没想到她能旁征博引,包容那么多的信息量。这是一个对文字有独特领悟的孩子,这是一个能迅速在文字里找到与自我对接的孩子,文字多么好,孩子多么好,这一切,多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