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曾给我们讲过这样一件事:在他十一岁那年,他拿着本家做村长的五哥接济的粮票,到三里开外的粮库去领粮。家里,只剩下他的奶奶、母亲和姐姐,三代三个女人。那年头,女人是不能出门办事的,而父亲,是家里唯一的男人,虽然他还是个少年。父亲说,那天领粮的人特别多,一直到天将黑,他才背着粮食急匆匆地往家赶,在离家半里地的地头前,他看到了两个人的影子,走近才看清,那是他的姐姐搀着小脚的母亲正焦急地翘首张望!
每每想起这件事,我都忍不住心酸。奶奶和姑姑翘首等待的身影一直伫立在我的心里,经年累月间,把她们对亲人的担忧和无比的期盼源源不断地传递给我,让我懂得什么是至亲至爱的亲情。
在没有电话没有手机没有微信的时代,等待遍及生活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角落。特别是在那个男人外出女人只能留守的时代,等待,也成了女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也因了等待,漫长的日子有了韵味,有了色彩,女人单调的生活开始变得丰富多情,摇曳多姿。到最后,等待的女人和她们纷繁的思绪一起,共同成为不朽的诗文,传颂至今。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一个风雨之夜,雨沙沙地下着。那个女子,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鸡已经叫了,女子的心上人还没有到来。雨越下越大,鸡的叫声已经杂乱,天,是不是快亮了?女子坐卧不宁!终于,在潇潇的雨声中,她听到了急促的脚步声!他,顶风冒雨,终于在门口出现,怎能不让她欣喜万分!
每次读到这首诗,我都会感叹,幸亏过去通讯不发达,想一想,如果女子拿着手机一遍又一遍的询问“到哪里了”“现在到哪儿了”,摄影机似的掌控着男子的行程,那见面的惊喜该大打折扣了,也有可能会问多了,急吼吼赶路的人答烦了,以至于产生不愉快也未可知。倒不如这茫然无知的等待,在漫散的思绪和时时闪现的幻觉中,焦急的心情如铁炉中的玉米粒,慢慢升温,加压,膨胀,当门被打开,心情就如铁炉开锅,喜悦和幸福如爆米花喷涌而出,浓香四溢……
这种久待后的惊喜是强烈的,极具感染力的,以至于能穿越时空,让一见杨过误终身的程英姑娘一遍又一遍的书写着“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揉撕着既见君子的惊喜和哀愁。
不是所有的女子都这般幸运,能等到她要等的人。更多的等待是徒劳,等而不得之苦或许才是等待的主调,更多的人感受到的还是等待的忧伤和哀愁。比如《草虫》中的女子: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诗中的这个女子,独自徘徊在秋日的原野。听着蝈蝈鸣叫,看着蚱蜢蹦跳,只因没有看到她的心上人,她的心里充满了焦躁和忧伤。她痴痴地想:如果这时能够见到他,如果能够依偎着他,我的心啊才会安安静静没有烦恼。她等啊等,转眼间过了春,到了夏,她依然在默默等待。她攀上高高的山岗,极目远眺,哪里有他的影子!她无聊地采着野菜,失神的目光不时地望向远方,希望在天地相接的远方,会出现一个黑点,慢慢变大,越来越近,正是苦苦等待的他!那时,她的心该会是多么的喜悦,又会多么的安静啊!
这个女子,不知已经等待了多久!从蝈蝈鸣叫的金秋,到蕨菜野豌豆萋萋翠绿的春夏,从寥廓的原野到高高的山岗,她苦苦等待的身影凋零了秋叶,催绽了春花。她的君子始终不见踪影,她太息般的目光在远方流连,眼神忧郁而无奈。
她最终有没有等来她的君子,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个女子把她等待的身影永远留在了遥远而深邃的诗歌长廊里,让无数的后人感知着她的忧愁和哀伤,复制了一篇又一篇动人的传说……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早上,她纤手轻描,对镜画眉,鬓云欲度香腮雪,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终于,她对镜中的自己露出了微笑。然后,独自来到望江楼上,倚栏远眺,无数次,她的目光由远到近,眼中的光芒由明到暗。千帆过尽,都不是她等待的那个人!脉脉斜晖,染红了流水,悠悠相思,似水流不尽。那个等待的丽影,最终站成了永恒。
在《诗经》中,有很多等待的身影:“挑兮达兮,在城阙兮”,城墙上,一个女子徘徊不停,这是一个没有约定的等待;“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在城墙一角,等待的女子顽皮地藏起来,然后偷看着男子急得搔首踟蹰咯咯直笑;“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这是一场不知其期的漫长等待……
反观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每天都在按时准点的去赴一场又一场早已安排好的约会:上班、出差、饭局等等,时间已是分分算计,守时是美德,更是道德,否则不仅是浪费时间的问题,更是谋财害命!哪里还敢让自己让别人做长久等待。人们都在充实的生活中穿梭往来,慢慢地,忘了自己,也忘了为何而忙碌。
《诗经》中那些或长或短的等待中,那些女子都是幸福的,至少她们有属于自己的真实感受,或喜或悲,自然流露,或怒或嗔,不带面具,她们用大把的时间去关照自己的内心,活出自己最真的性情,哪怕搭上漫长的一生。
如郑愁予笔下的凄美等待: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过客打马路过,马蹄得得,清脆响亮,楼上等待的女子,刷的拉开了窗帘,目光灼灼地找寻,满脸的期盼和惊喜转瞬变为失望和忧伤,如莲花瞬间完成开落。她应是一朵盛开的夏莲,风霜还不曾侵蚀,秋雨还未滴落,青涩的季节也已远去,她袅袅婷婷,不忧不惧,多么希望,在最美丽的季节,等到他……
就这样,无数的女人等待着,她们是忧愁的,也是柔情的;她们会心灰意冷,也会充满希望;她们有烦恼抱怨,更有默默担当。她们用自己纷繁摇曳的情思,抒写出无数醉美的诗篇,在历史的竹简上入木三分,刻下了不尽的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