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会因为翻阅由薄变厚,快速翻阅无法让他变厚,只有一页页将其平展开来阅读时,在你的指尖在时间的积累中慢慢就变厚了,在时间的流逝中,眼睛会因长久的专注有些微痛,而当你在此时一同经历从傍晚到凌晨的跨越,身体也会出现某种熬夜的干燥和热,第二天眼睛还是会有些肿肿痛的感觉。并非因为着迷而坚持,只是一句对自己的允诺,打破了自己的另一允诺,不知值得与否。起初觉得就是条条框框的说服和证明,到后来发现有好多心理学的观点,好多名家名言,以及深入细微的感受,人也开始认真对待了,慢慢去意会理解时,时间就拉长了。虽然并非很认同作者的观点,但如下语句还是觉得不错的,摘录如下:
你再亲密的人也是另外一个人,是和我们一样重要、一样独立的人。
感受永远比所谓的事实更重要。
记住,要相信对方的感受,与其花九牛二虎之力去揣测“真正的原因”,不如坐下来聆听对方的感受。
家庭中居第一位的,不应是亲子关系,而是夫妻关系。我们一定要懂得,配偶才是真正陪伴我们一生的伴侣,才是我们最重要的心理寄托。
同情心有2种。一种是对弱者的怜悯,但内心同时有一种我很好很强大的自恋。另一种是共情,即,我深深地触碰到了你的感受,进入到了你的世界,感你所感,想你所想。
喜欢使用奖罚手段的父母和老师,都渴望控制自己的孩子。
父母的职责是用爱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但至于如何探索世界,是孩子的自由。
相对于自然分娩的孩子,剖腹产的孩子明显挫折商偏低,难以承受挫折。
谁最爱他,谁的爱与分离就越重要。
父母关系才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模板,而且也是孩子以后进入社会,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模板。
袁荣亲说,0~1.5岁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培育安全感,1.5~3岁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培育他们的自主能力。
看到孩子的真实存在,发现孩子的真实需要,并帮孩子实现他的需要,这便是真爱。
让幼小的孩子独自探索,是一件无比重要的事。
通过自我牺牲,给对方制造愧疚感,然后以此逼迫对方服从,是中国家庭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策略。
她们真正焦虑的,并不是儿女的成长,而是与儿女的分离。她们自己缺乏独立,所以需要那种无时无刻地关爱另一个人的感觉,这种黏在一起的感觉消除了孤独,也消除了我们生命中经常要遇到的无意义感,即空虚。
感受被看到,就是最好的治疗。
焦虑症病人所焦虑内容是缺乏现实意义的,具有现实意义的焦虑是好的,因为这种焦虑是一种力量,会推动我们去改变自己的处境。
抑郁情绪均来自“丧失”。抑郁症的一个重要源头,是本来向外的愤怒不能表达,转而指向自己。
每个人都孤独,而打破孤独的唯一答案是,能与其他人或其他事物构建真切的链接。
我们是无神论的国家,我们也是反个人主义的社会。如此一来,一个人的精神生命或灵魂,安放何处?既不能安放在信仰上,也不能安放到自己身上。最容易安放的地方,就剩下了2个:对父母的孝,对孩子的培养。可以说,中国人缺乏自我,缺乏灵魂的寄托,是有普遍性的,并不仅仅是没有文化的父母才这样,有文化的也一样。至少我们要意识到:不能将你的自我,寄生在孩子身上。
如果你抵达过某种境界,再做这样的预言,你自己就容易相信。
心理学认为,经历的多样性比经历的单一性更好。顺利会帮助一个人形成一个方向的思维,挫折会帮助一个人形成另一个方向的思维。如果总是一帆风顺,那么一个人的思维就容易陷入单向度思维,对事情的考虑容易片面;如果一个人总是遭受挫折,那么这个人的思维也容易陷入单向度思维。最好的经历就是,既顺利过也遭受过挫折,这样的经历会帮助一个人形成多向度思维。
性格是一种关系。
什么叫自信?简单来说,是自己内在的一部分相信自己的另一部分。
内在小孩与内在父母的关系模式,形成于一个人的童年,主要是6岁前。
改变的办法,就是认识你自己。
真正的轻松总是伴随着能力的解放,那会带来真正的优秀。
荷兰心理学家罗伊·马丁纳的一本好书《改变,从心开始》。在书中马丁纳讲到,快乐有3个层次:竞争式的快乐、条件式的快乐和无条件的快乐。
毫无条件地生活,就是接受自己是个可能犯错的血肉凡躯,并欢迎改变、死亡和受苦。处在至乐中,无论舒服还是痛苦,我们都欣然接受;我们不执著于结果,而能享受和体验充实的人生;我们对于沿途的幸福安适与种种经验充满了感恩之心,而能心平气和对待他人和自己。
假若自己生命的意义就是给别人提供竞争式的快乐,那就会产生巨大的无意义感。
心理健康的基石是直面自己人生的真相,而不是盲目乐观。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则称,一个人的心理,就是由其所有的体验组成的。
改变别人永远是最难的,你只有可能改变自己。
存在即被感知。美国心理学家莱因如是说。简单说来,一个人的存在感,来自于他的感受被另一个人看到。
原始的融合焦虑,是指一个人害怕与他人、他物甚至他自己的联系,因关系意义上的链接会让其担心失去自己的身份和自主性,这种惧怕所产生的焦虑即原始的融合焦虑。
若没有这个相对健康的自我托着,而直接去建立关系,那种湮灭感就太强了,令人不敢尝试。
你也可以自己去认识并确认自己的感受,特别重要的是,无论如何,都要勇敢地投身于外部世界,让丰富的事情激活你的感受能力,以此不断触碰自己的感受。若这一点特别艰难,找一个好的心理医生是很好的办法。勇敢地去爱是必不可少的。爱,特别是爱情,能全方位激发你的种种感受。
不管先天运气,还是后天努力,有丰富感受并被确认的人,都会形成所谓的“存在性安全感”,莱因描绘说:
具有存在性安全感的个体在这个世界上是真实的、活生生的。他们能感觉到内在完整的自我身份和统一性;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实在性、真实性以及内在的价值;具有空间扩张性。
迟钝是身心分离的结果,没有“自我”的关注,身体的感觉变得不敏感了。
假自我者,仍在寻求为真自我留一块纯净天地,常用的办法是,他的真自我与哲学、理论或纯粹精神结合在一起,完全不沾卑俗的身体。但身体是真实的,身体才能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所以,这个纯精神性的真自我,得不到身体的滋养,沦为虚幻。莱因如此论述说:当自我放弃自己的身体和行为,退回到纯粹的精神世界时,最初可以感觉到自由、自足和自控。自我终于可以不依靠他人和外部世界而存在了,自我的内心充实而丰富。与此相比,外部世界在那运行着,在自我眼里是多么可怜。此时,他感觉到自己的优越性,感觉自己超然于生活。自我在这种退缩和隐蔽中感到安全,然而,这种状况不能长久维持。内部真实自我得不到外界经验的确认,因此也无法发展自己,这导致持续的绝望。最初的全能感和超越感现在被空虚和无能所代替。他渴望让真实的自我进入生活,同时渴望让生活进入自己的内部。但这时,假自我者会感觉到内在纯精神性真自我的死亡,因而会产生深深的恐惧。
人生由几百、几千乃至几万个大大小小的选择构成,等你老了,回顾一生的时候,你发现最亏待的,恰恰是你自己,那你这一生,就是白活了。
有真自我的人,他的身体服务于他的自我;有假自我的人,他的身体服务于别人。如果自己的身体服务于自己的欲望,简直就像一种罪过。这种心理投射到社会,即一个值得我们敬仰的人必须是泯灭了自己欲望的圣人,他的动机都是为他人。
是创造性,而不是其他,让个体觉得生活是有意义的。顺从带给个体一种无用感,并让个体产生诸如“没有什么事情是重要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等想法。创造性的生活是一种健康状态,顺从对生活来说是疾病的基础。(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
足够好的妈妈的关键,就是敏感。
自卑感,貌似都是因为某种条件而自卑,但其实所有的自卑,都是在爱面前的自卑。自卑一旦形成,就会导致一个矛盾:渴望爱,但当爱真降临时,却又会焦虑紧张到极点。
法国著名哲学家雅克·德里达甚至说:所有的爱都是不可能的。他的意思是,你要放下对绝对之爱的渴望,才能看到真实的爱存在。
以色列哲学家马丁·布伯的“我与你”。布伯说,当我在关系中放下了所有的期待和设想,不再将你视为我的目标或实现目标的对象,我就可能在某一瞬间与全然的“你”相遇。
若无足够好的母爱,一个人的内心就有很大一部分坠入黑暗中。
温尼科特认为,活力是每一个生命与生俱来的,它要向外界伸展自己,索要存在空间。妈妈要肯定孩子的活力,而不是压制。
任何一种带有心灵感应的爱,都可以让阻断的生命之水重归流动,特别是爱情。
心理学有一个概念叫体重的心理平衡点,其意思是,若无重大的心理事件发生,一个人的体重会一直保持相对的稳定。
孩子至少要让妈妈带到九个月,才能保证这个孩子有一个最低的心理健康基础。
美国学者孙隆基在他的著作《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说,中国人常会身心分离。特别重视身,讲究安身立命,特别在意身体健康。但是,中国人的“心”,却必须为别人的“身”服务。并且,也只需要为对方的“身”服务,做到这一点就已经很好了。
四种病态的维持人际关系的方式,分别是权力的游戏、依赖的游戏、迎合的游戏和性感的游戏。
歉疚感可能是我们最不愿意面对的一种感觉,尤其是,有人替我们做了我们本可以轻松做到的事情后,还巧妙地想给我们留下歉疚感,这会令我们感到非常愤怒。
结婚时,选择的标准,不是情欲与激情,更非爱与恋,而常常是安全感,不仅长辈为儿女选择时如此,年轻人自己选择时也常常如此。结果是,婚姻相对稳定,但缺乏情感。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而这一基石,普遍没打好。
因为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当一个人不断为自己的人生作选择时 ,那么不管这些选择是对是错,他的生命都会因为自主选择而丰富多彩,而他的心理能量都会不断增加。
瑞士心理学家维雷娜·卡斯特说,嫉妒狂的自我价值太低,他们因此很需要用嫉妒将这种不好的感受转嫁出去。
但这动心,并非是因为看到了幸福和快乐的可能,而是看到了完美的强迫性重复的可能。
人是情感动物,得到的爱越少,爱的空洞就越大,一旦与人建立关系,就害怕被抛弃。
人们经常过高估计自己,以为自己会很潇洒,其实感情是最玩不起的。就像波兰著名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在电影《十诫》中所说的,深情是存在的, 而且深情不可亵渎。
真正的爱是活出来的,幸福不在于找对一个人,就像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纳。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深,就不容易审美疲劳。
中国人有七成至八成的婚姻都是建立在安全感基础上,婚姻安全的最高境界是彼此成了亲人,因为亲人是不会离开你的,想起他就很亲切,但实际上也很少想起他。真正能制造安全感的只有爱。